• cūn
  • jiē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ā cūn mà jiē

成语解释:撒:故意。当街用粗话骂人

成语出处:老舍《离婚》:“自己的妻子呢,只会赶小鸡,叫猪,和大声吓唬孩子,还会撒村骂街呢!”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繁体字形:撒邨駡街

英文翻译:Sacun scolds the street

撒村骂街的意思

撒:[sā]1.放开;张开:撒手。撒网。一撒线,风筝就上去了。2.尽量使出来或施展出来(贬义):撒赖。撒酒疯。[sǎ]1.把颗粒状的东西分散着扔出去;散布(东西):撒种。年糕上撒了一层白糖。2.散落;洒:把碗端平,别撒了汤。3.姓。

村:1.村庄,农民聚居的地方。也泛指小的居住区:乡村。工人新村。2.具有特定功能的住宿、娱乐与活动处所:度假村。亚运村。3.粗俗:村野。

骂:1.用粗野或恶意的话侮辱人:不打人不骂人。2.斥责:他爸爸骂他不争气。

街:街道,两旁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大街小巷。

成语评论

撒村骂街”这个成语,听起来像不像村里有人叉着腰站在街头扯着嗓子喊话?没错,它原本形容人当众撒泼吵闹、不顾体面地发泄情绪。比如:“小区里有人因为车位被占,直接在楼下撒村骂街,整栋楼都听得见。”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能觉得“嗓门大就有理”,但围观群众往往只觉得尴尬。

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人会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其实背后藏着一种“即时反馈”的心态——以为激烈表达能快速获得关注。比如菜市场里,顾客发现买的鱼不新鲜,本可以找摊主协商退款,却选择当众拍桌子吼叫:“你这鱼是昨天剩下的吧!骗人钱良心过得去吗?”虽然看似解气,但结果可能摊主碍于面子更不肯让步。

换个角度看,这种行为有时也源于沟通技巧的缺失。就像办公室里,同事A发现方案被同事B擅自修改,如果直接冲到工位前大喊:“你凭什么乱改我的东西?懂不懂尊重人!”这不仅让B难堪,还会让整个团队陷入低气压。如果换成私下沟通:“我看到方案调整了,想听听你的考虑?”效果可能大不相同。

我观察到,现代社会中“撒村骂街”有了新形态。网络上的“键盘侠”在评论区破口大骂,本质上也是披着马甲的骂街行为。比如某明星发健身照,有人留言:“P图这么假还好意思秀?腿都快拉成竹竿了!”这种攻击性发言,和站在村口骂街的逻辑如出一辙。

不过话说回来,情绪上头时谁都有可能“语言失控”。上周我在超市就见一位奶奶,因为促销商品售罄,急得用购物车敲打货架:“说好的特价米呢?你们店大欺客!”工作人员赶来解释时,她突然捂脸哭起来——原来孙子住院急需用钱。你看,表面的“撒泼”背后,往往藏着未被理解的焦虑。

遇到类似情况该怎么办?不妨试试“三秒法则”:开口前先深呼吸三次。就像邻居家夫妻吵架,妻子本来要摔碗骂人,突然转身去阳台浇花,等冷静下来再说:“我知道你是为孩子好,但刚才的话让我很难受。”原本的“骂街现场”就这样变成了有效沟通。

说到底,语言就像镜子,照见我们的修养和智慧。与其用激烈言辞制造对立,不如把“撒村骂街”的力气用在更有建设性的表达上。毕竟,让人心悦诚服的力量,从来不在嗓门大小里。

"撒村骂街"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