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ín
  • ji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ín hǔ ná jiǎo

成语解释:蛟:传说中能发洪水的龙。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准备擒虎拿蛟计,银山铁壁撞将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本事

繁体字形:擒虎拿蛟

英文翻译:Capture the tiger and take the Jiao

擒虎拿蛟的意思

擒:抓;捉拿:生擒。欲擒故纵。擒贼先擒王。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

拿:1.用手或用其他方式抓住、搬动(东西):他手里拿着一把扇子。把这些东西拿走。2.用强力取;捉:拿下敌人的碉堡。拿住一个小偷。凭他多年的教学经验,这门课他拿得下来。3.掌握:拿权。拿事。这事儿你拿得稳吗?4.刁难;要挟:这件事谁都干得了,你拿不住人。5.装出;故意做出:拿架子。拿腔作势。6.领取;得到:拿工资。拿一等奖。7.强烈的作用使物体变坏:这块木头让药水拿白了。碱搁得太多,把馒头拿黄了。8.引进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意思跟“用”相同:拿尺量。拿眼睛看。拿事实证明。9.引进所处置或所关涉的对象:别拿我开玩笑。

蛟:蛟龙,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发洪水的龙。

成语评论

擒虎拿蛟”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常用来形容人勇猛无畏,敢于挑战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比如:“老张虽然年过五十,但工作起来那股擒虎拿蛟的劲头,连年轻人都自愧不如。”这里既夸赞了老张的魄力,又暗示他面对困难时的果断行动。

问题来了:为什么非要用“虎”和“蛟”这两种动物?其实这个成语藏着个小巧思——老虎代表陆地上的猛兽,蛟龙象征水中的凶物,组合在一起就凸显了“全方位克服困难”的意思。就像有人既要处理公司财务危机(陆地上的“虎”),又要协调团队内部矛盾(水里的“蛟”),这种双线作战的场景用这个成语形容就特别贴切。

有个有趣的对比:我们常说“降龙伏虎”,这和“擒虎拿蛟”有什么区别?前者更多强调征服已有的强大对手,而后者更侧重主动出击解决潜在风险。比如创业者在市场稳定后开拓新领域,这时候用“擒虎拿蛟”更能体现主动突破舒适区的勇气。

现代职场中,这个成语其实特别实用。试想有个项目经理同时推进三个跨部门项目,还能抽空优化工作流程,同事评价他“真是擒虎拿蛟的一把好手”,既形象又有画面感。这种表达比单纯说“能力强”多了几分江湖豪气,还暗含对他持续作战能力的认可。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是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浪漫主义色彩。就像登山者明知暴风雪将至仍坚持冲顶,科学家在未知领域孤注一掷做实验,这种带着点执着的冒险精神,或许正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下次遇到需要咬牙坚持的挑战时,不妨默念这个成语——毕竟,擒虎拿蛟的传奇,都是人写出来的。

"擒虎拿蛟"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