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n lóng fù hǔ
成语解释:缚;绳绑。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成语出处:明·沈璟《义侠记·秘计》:“定下擒龙缚虎万全计,看他遭罗网怎生逃避?”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本事
繁体字形:擒龍縛虎
英文翻译:Capture the dragon and tie the tiger
擒:抓;捉拿:生擒。欲擒故纵。擒贼先擒王。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缚:1.捆绑:束缚。作茧自缚。手无缚鸡之力。2.姓。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擒龙缚虎”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霸气?但到底怎么用它呢?举个例子:小明刚接手一个烂尾项目,团队士气低落,资金链也快断了。有人劝他放弃,他却说:“擒龙缚虎的事总得有人做。”这里不仅表现出他的决心,更暗含了“解决棘手难题需要勇气”的核心意义。
为什么用“龙虎”比喻困难? 其实古人眼中,龙虎象征着难以征服的力量。就像现在说“啃硬骨头”,只不过更形象。比如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面对未知病毒时说:“这时候就得有擒龙缚虎的劲头。”既凸显了挑战的艰巨性,又传递出解决问题的信念。
有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创业者喜欢用这个成语。去年参加创投会时,有位做环保科技的老总说:“我们就是要擒住污染这条恶龙,缚住技术瓶颈这只猛虎。”这种具象化表达,比单纯说“克服困难”更有感染力,听众马上就能get到他们的目标层次。
普通人用得上这个成语吗? 当然!上周邻居阿姨处理家庭纠纷,调解时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关键是要有擒龙缚虎的耐心。”你看,连家长里短都能用,说明这个成语的生命力在于它传递的“主动出击”态度,而不限于大事。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这种精神。就像玩解谜游戏,遇到卡关时总想:“这设计者埋了多少龙虎等着我擒?”转换到现实,每个行业都有专属的“龙虎”,重要的是培养见招拆招的思维弹性。毕竟,真正的成长往往发生在主动迎战而非逃避时。
最后看个反差案例:某互联网公司年会上,技术主管举着香槟说:“今年我们擒住了用户增长的龙,缚住了系统崩溃的虎。”台下哄笑的同时,数据曲线确实印证了他的说法。这说明只要用得贴切,传统成语完全能融入现代语境,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