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ān lóng fù jì
成语解释:攀:攀附;骥:好马。比喻攀附圣贤,归附俊杰。
成语出处:《三国志 吴志 吴主孙权传》:“此言之诚,有如大江。”裴松之注引《魏略 孙权与浩周书》:“当垂宿念,为之先后,使获攀龙附骥,永自固定。其为分惠,岂有量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依附有权势的人
繁体字形:攀龍坿驥
英文翻译:serve an emperor and do service for a throne
攀:1.抓住东西向上爬:攀登。攀树。攀着绳子往上爬。2.用手拉;抓住:攀折。攀缘。3.指跟地位高的人结亲戚或拉关系:高攀。攀龙附凤。攀上了一门好亲戚。4.设法接触;牵扯:攀谈。攀扯。攀供。你自己的事儿,别总攀着别人。5.姓。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附:1.外加的;附带的:附录。附设。2.依靠:依附。附随。3.靠近;贴近:附近。附耳交谈。
骥:1.好马:按图索骥。2.比喻贤能。
大家是不是经常听到"攀龙附骥"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呢?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小李刚入职就天天围着领导转,同事都悄悄说他这是攀龙附骥。不过半年后小李突然辞职创业,大家才明白他其实是在积累人脉资源。
这个成语的核心到底是什么?简单说就是依附有权势的人谋求发展。但要注意这不是完全的贬义词,关键在于当事人的动机。就像小张跟着行业大牛当助理,看似攀龙附骥,实则是想学习核心技术,这样的选择就很有正向意义。
有个有趣的现象:古代书生赶考时"拜门生",现代职场人参加行业峰会,本质上都是人际关系的经营。但为什么前者常被视作攀龙附骥,后者却被认为是积极进取?关键差别在于是否具备独立价值——当你能为对方提供对等价值时,这种联结就会变成果断的智慧选择。
有个真实案例:某创业公司CTO最初就是靠给技术大牛当"跟班"入行。他自述这段经历时说:"我从不掩饰当时的'功利心',但每次帮忙调试代码都会加上自己的优化方案,三个月后就获得了参与核心项目的机会。"这说明攀龙附骥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保持专业能力的持续进步。
现代职场中,如何处理这种微妙关系?我的建议是保持"清醒的依附"。就像登山时跟着向导走,既要借助前人经验,又要记住自己的攀登节奏。毕竟,真正的成功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能看清巨人观察世界的角度。
最后想提醒的是,任何关系都需要双向滋养。与其纠结是否在攀龙附骥,不如多想想自己能给对方带来什么独特价值。当互利共赢成为主旋律时,所谓依附就会自然转变为值得珍惜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