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ué lì zhí měng
成语解释:攫:捉取。戾:暴戾。执:抓住。猛:凶猛。能够捕获擒拿暴戾、凶猛的敌人。形容勇猛无敌。
成语出处:汉·张衡《南都赋》:“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勇敢
繁体字形:攫戾執猛
英文翻译:Gripping violence
攫:1.用爪抓取:攫捕。2.掠夺:攫夺。
戾:1.罪过:罪戾。2.乖张:暴戾。乖戾。
执:1.拿着;掌握:执笔。执政。2.坚持;固执:执意不肯。3.捉住:被执。4.凭证;单据:执照。回执。5.执行:执法施令。6.交谊深厚、志趣相同的朋友:执友。父执。
猛:1.猛烈:勇猛。突飞猛进。炮火很猛。2.忽然;突然:他听到枪声,猛地从屋里跳出来。3.把力气集中地使出来:猛着劲儿干。4.姓。
“攫戾执猛”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形容用强硬甚至粗暴的手段去解决问题,但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比如,同事小王为了说服客户签合同,拍桌子瞪眼睛地施压,最后客户反而转身就走。这时候我们可能会说:“小王这招太‘攫戾执猛’了,客户又不是木头人,得讲方法啊!”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强硬手段容易坏事,为什么还有人用呢?其实就像开罐头,有时候找不到工具,情急之下用牙咬也能打开,但代价可能是崩坏牙齿。某次部门会议上,经理直接用绩效扣分威胁拖延项目的同事,结果团队表面服从,私下抱怨连连——这种“快刀斩乱麻”式的管理,短期见效快,却埋下了信任危机的种子。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邻居教育逃学的孩子,把书包从三楼窗户扔出去,本意是想让孩子明白学习重要,结果孩子直接离家出走三天。这种“猛药治病”的方式,让我想起小时候养金鱼,发现鱼缸长青苔就使劲刷洗,结果连硝化系统都破坏了,反而害得金鱼生病。
不过换个角度看,在特殊情境下“执猛”也有合理性。就像消防员破拆火灾现场的门窗,这时候的“强硬”就是必要且负责任的。关键要像中医把脉一样,先辨明症状再下药。上周看到社区调解员处理纠纷,先用两个小时倾听双方诉求,最后才给出建议,这种刚柔并济的方式显然比单纯强硬更有效。
在这个强调沟通的时代,“攫戾执猛”更像面镜子,提醒我们解决问题时别只顾着发力方向,更要校准发力方式。就像修剪盆栽,锋利的剪刀固然重要,但找准修剪的位置和角度,才能让植株焕发生机。或许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我们可以先深呼吸三次,问问自己:除了强硬手段,是否还有其他更智慧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