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ǎi huàn mén lǘ
成语解释:①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②比喻另择新主,另找依靠。
成语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六出:“一意要读诗书,一身望改换门闾。”元·高明《琵琶记》第四出:“[外怒介]畜生,我教你去赴选,也只是要改换门闾,光显祖宗,你却七推八阻,有许多说话。”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改换门庭
繁体字形:改换門閭
英文翻译:look for another backer
改:1.改变;更改:改口。改名。改朝换代。几年之间,家乡完全改了样子了。2.修改:改文章。这扇门太大,得往小里改一改。3.改正:改邪归正。有错误一定要改。4.姓。
换:1.给人东西同时从他那里取得别的东西:交换。调换。2.变换;更换:换车。换人。换衣服。3.兑换。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闾:1.里巷的门:倚闾而望。2.里巷;邻里:乡闾。闾里。闾巷。3.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4.姓。
“改换门闾”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说白了,就是“改变门庭”的意思。比如一个穷小子通过努力考取功名,全家从破草房搬进大宅院,这就叫“改换门闾”。不过,它真的只是字面意义上的搬家吗?
为什么“改换门闾”总带着翻身逆袭的味道?举个例子:古代有个农户,祖辈靠种地为生,突然儿子中了进士,全家搬到京城当官。邻居们议论:“张家这次可真是改换门闾了!”这里不光指他们换了住址,更暗含社会地位跃升。所以这个成语的核心,其实是“阶层的跨越”——就像现在普通人通过高考进名校,全家跟着“沾光”一样。
再看个现代版:小王从小在县城长大,父母开小卖部为生。后来他创业成功,把父母接到一线城市住进高档小区。亲戚们感叹:“这孩子让全家改换门闾了。”这时候你会发现,成语里的“门闾”既是物理空间,更是社会身份的象征。
它和“改换门庭”是双胞胎吗?虽然两个成语长得像,但侧重点不同。比如老李跳槽去竞争对手公司,可以说“改换门庭”;而如果老李的公司从地下室搬到CBD写字楼,员工们领带换成了定制西装,这才算“改换门闾”。前者强调归属变化,后者突出整体提升——就像手机从千元机换成旗舰机,不仅是换个牌子,而是全方位的升级。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当下社会。以前靠科举改命,现在靠知识、技术甚至直播都能实现“门闾升级”。有个朋友做短视频,三年时间从城中村出租屋做到买下江景房,每次聚会他都说:“我这算不算新时代的改换门闾?”你看,成语的生命力就在这种与时俱进的适配里。
最后留个思考:当“门闾”逐渐从实体建筑变成社交媒体上的虚拟形象,当“改换”的方式从十年寒窗变成一条爆款视频,这个成语承载的,或许始终是人们对突破现状的那份期待。就像爬山时换个更高的观景台,看得远了,心气自然也跟着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