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ǎi
  • ér
  • gèng
  • zh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ǎi ér gèng zhāng

成语解释:同“改弦更张”。

成语出处:《北史·崔鸿传》:“琴瑟不调,改而更张,虽明旨已行,犹宜消息。”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改而更張

英文翻译:to change policy

改而更张的意思

改:1.改变;更改:改口。改名。改朝换代。几年之间,家乡完全改了样子了。2.修改:改文章。这扇门太大,得往小里改一改。3.改正:改邪归正。有错误一定要改。4.姓。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更:[gēng]1.改变;改换:更改。更换。2.经历:少(shào)不更事(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3.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三更半夜。[gèng]1.副词。2.更加;越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3.再:更上一层楼。

张:1.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张嘴。张翅膀儿。张弓射箭。一张一弛。2.陈设;铺排:张灯结彩。大张筵席。3.扩大;夸张:虚张声势。4.看;望:东张西望。5.商店开业:新张。开张。6.a)用于纸、皮子等:一张纸。两张画。十张皮子。三张铁板。b)用于床、桌子等:一张床。四张桌子。七张犁。c)用于嘴、脸:两张嘴。一张脸。d)用于弓:一张弓。7.二十八宿之一。8.姓。

成语评论

改而更张”这个成语听起来挺文雅,但用起来其实特别接地气。比如你发现家里WiFi信号总在书房断线,路由器明明在客厅,这时候你一拍大腿:“哎,得改而更张啊!”第二天就把路由器挪到房子正中央,网速瞬间起飞。问题来了:为什么非得“改”才能解决问题?因为旧方法已经卡壳了,就像路由器位置不对,硬扛着不挪窝,网速可不会自己变好。

再看职场上的例子。小王连着三个月业绩垫底,主管找他谈话:“你这套推销话术客户都听腻了,得改而更张。”小王开始研究短视频平台,把产品卖点编成段子拍成十五秒小视频,两个月后居然成了部门“流量王”。这里藏着个关键问题:改变一定会成功吗?当然不是,但就像老话说的“树挪死,人挪活”,死守老套路可能连试错机会都没有。

我有个开奶茶店的朋友特别有意思。去年冬天她主打热饮,结果发现年轻人宁愿捧着冰奶茶发抖也要拍照。她立马改而更张,把“冬日暖心”套餐改成“反季冰爽挑战”,还搞了个“零下5°C喝冰饮送暖手宝”活动,当月营业额翻倍。这让我想到:改变有时候就像冲浪,得顺着潮流调整姿势,而不是跟海浪较劲。

说到这儿有人会问:那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改变?我的经验是,当某个方法让你连续碰壁三次,就该亮红灯了。就像开车遇到死胡同,继续往前顶多撞墙,倒车换个方向反而能看见新路口。当然,改方向不是瞎折腾,得像中医把脉那样先找准症结。

最近看到个挺酷的案例。某百年老字号糕点铺,发现年轻人嫌传统包装土气,他们没急着改配方,而是请美院学生设计国潮礼盒,结果在社交平台爆火。这个“改而更张”既守住了老味道,又玩出了新花样,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老树开新花”。改变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更像是做菜时的火候调节,该文火慢炖还是猛火爆炒,全看食材特性。

说到底,“改而更张”就像手机系统更新,虽然升级过程可能有点麻烦,但新功能往往能让手机更好用。关键是要像园丁修剪枝条那样,该修的修,该留的留,最后才能长成漂亮的形状。下次遇到瓶颈时,不妨试试那句老话:“穷则变,变则通”,说不定转个弯就能看见新风景。

"改而更张"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