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ǎi
  • jié
  • cā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ǎi jié yì cāo

成语解释: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多指丧失应当坚守的节操;也指去恶为善。同“改操易节”。

成语出处:明 归有光《上王都御史书》:“故以为人之贤不肖有定,而古之知人者,决于一见,而终其身不易。彼有改节易操者,必其始非本性,有矫而为之者。”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行为改变等

繁体字形:改節易撡

英文翻译:Easy to reform

改节易操的意思

改:1.改变;更改:改口。改名。改朝换代。几年之间,家乡完全改了样子了。2.修改:改文章。这扇门太大,得往小里改一改。3.改正:改邪归正。有错误一定要改。4.姓。

节:[jié]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节。关节。2.段落:章节。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节烟筒。4.节日;时令:国庆节。清明节。5.事项:礼节。细节。6.限制;俭省:节制。开源节流。7.删略:节本。节录。8.操守:节操。晚节。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节。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jiē]〔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

易:1.做起来不费事的;容易(跟“难”相对):简易。轻易。易如反掌。显而易见。得来不易。2.平和:平易近人。3.轻视。4.改变;变换:变易。易名。移风易俗。不易之论。5.交换:贸易。交易。易货协定。以物易物。6.姓。

操:1.抓在手里;拿:操刀。2.掌握;控制:操纵。稳操胜券。操生杀大权。3.做(事);从事:操作。操劳。重操旧业。4.用某种语言、方言说话:操英语。操吴语。5.操练:操演。出操。6.由一系列动作编排起来的体育活动:体操。早操。工间操。健美操。做几节操。7.品行;行为:操守。操行。8.姓。

成语评论

改节易操”这个成语听起来文绉绉的,其实说的就是“改变原本的节操和原则”。比如一个坚持不送礼的职场新人,为了升职突然开始讨好领导,同事可能会私下议论:“他这是改节易操了吧?”这时候问题来了:人为什么会突然改变自己的原则呢?

咱们再举个历史中的例子。南宋名将张俊早年抗金时英勇善战,后来却主动向秦桧示好,甚至参与陷害岳飞。史书记载他“晚节不保”,本质上也是改节易操的典型。这里藏着个关键问题:环境压力真能让人放弃底线吗?从心理学角度看,当生存威胁与道德选择冲突时,确实有人会优先选择自保——但这种选择往往需要背负长期的心理包袱。

现代生活中,改节易操的现象更常见于细微处。比如坚持健康饮食的健身教练偷偷抽烟,声称环保的网红私下使用一次性餐具。这些行为看似矛盾,其实反映了人性中的摇摆性。这时候我们该追问:偶尔的“破例”算不算改节易操?个人认为,关键要看行为是否形成持续性模式,以及当事人是否自我合理化这些改变。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并非全是贬义。有个创业者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他原本坚持不做广告,结果公司濒临倒闭时调整策略,用创意广告打开了市场。当记者质疑他“改节易操”时,他回应:“在湍急的河流里,懂得调整泳姿才能活下来。”这引出了更深层的思考:原则的坚守与策略的灵活该如何平衡?

观察这些案例会发现,改节易操的本质是价值观的重新排序。有人为利益妥协,有人为生存调整,也有人为更大的目标暂时让步。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思考的不是“该不该改变”,而是“改变的锚点在哪里”。就像船只需要压舱石,人在适应环境时,总该有些东西值得牢牢抓住。

"改节易操"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