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ǎi yuán yì zhé
成语解释:辕:车辕;辙:车走过的痕迹,借指道路。改变车辕的方向,走新的路。比喻改变原来的态度和做法。
成语出处: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张秦》:“其初改辕易辙,如枯弦敝轸,虽成声而跌宕不满人耳;少焉遂使师旷忘味,钟期改容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改变原来的态度和做法
繁体字形:改轅易轍
英文翻译:make a new start
改:1.改变;更改:改口。改名。改朝换代。几年之间,家乡完全改了样子了。2.修改:改文章。这扇门太大,得往小里改一改。3.改正:改邪归正。有错误一定要改。4.姓。
辕:1.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一匹马驾辕,一匹马拉套。2.指辕门,借指衙署:行辕。3.姓。
易:1.做起来不费事的;容易(跟“难”相对):简易。轻易。易如反掌。显而易见。得来不易。2.平和:平易近人。3.轻视。4.改变;变换:变易。易名。移风易俗。不易之论。5.交换:贸易。交易。易货协定。以物易物。6.姓。
辙:1.车轮压出的痕迹;车辙:覆辙。如出一辙。前头有车,后头有辙。2.行车规定的路线方向:上下辙。顺辙儿。戗(qiāng)辙儿。3.杂曲、戏曲、歌词所押的韵:十三辙。合辙。4.办法;主意(多用在“有、没”后面):想辙。你来得正好,我正没辙呢!
“改辕易辙”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讲的就是改变路线、调整方向的意思。比如小明原本计划周末去爬山,结果发现天气预报有暴雨,他立刻改辕易辙,把活动换成了室内桌游聚会。你看,这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的典型例子。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改来改去?坚持原计划不行吗?” 这就得看具体情况了。比如开餐馆的老张,原本主打传统炒菜,后来发现周边年轻人更喜欢轻食沙拉。他果断改辕易辙,重新设计菜单后客流量涨了三成。这时候的调整就不是放弃原则,而是主动适应环境变化。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很多成功案例里,改辕易辙的关键不在于“改”本身,而在于改的时机和方式。就像手机导航系统,如果发现前方堵车,它会提前两公里就提醒你换路线,而不是等到堵死了才说。这种预见性的调整,往往比事后补救更有效。
不过话说回来,改辕易辙也不是万金油。见过有些创业者半年换三个项目,每次都说要“及时转向”,结果哪个领域都没深耕。这就像开车时频繁变道,不仅危险,油耗还特别高。所以我的观点是:改变前要像老中医把脉,先找准问题再开药方。
最近朋友公司有个现成例子:他们原定线下推广的产品,因为突发疫情被迫改辕易辙转线上直播。结果意外发现,通过直播间不仅能卖货,还能直接收集用户反馈。这种被迫做出的改变,反而打开了新的机会窗口。可见有时候,外界压力反而能推动创新突破。
说到底,改辕易辙背后藏着个永恒命题:如何在坚持与妥协之间找到平衡点? 我的经验是,就像放风筝——既要顺着风势调整握线力度,又要清楚知道风筝终究要往哪个方向飞。毕竟,没有方向的改变叫随波逐流,有目标的调整才叫智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