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ōng jí fáng huàn
成语解释:匡正过失,防止祸患。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攻疾防患
英文翻译:Attack disease and prevent disease
攻:1.攻打;进攻(跟“守”相对):围攻。攻城。能攻能守。攻下敌人的桥头堡。2.对别人的过失、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群起而攻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3.致力研究;学习:专攻。一门心思攻外语。4.姓。
疾:1.病:疾病。2.痛苦;疼痛:关心群众的疾苦。痛心疾首。3.痛恨:疾恶如仇。4.快;迅速;猛烈:疾走。疾风。
防:1.防备:预防。防涝。以防万一。谨防假冒。对这种人可得防着点儿。2.防守;防御:国防。边防。海防。布防。3.堤;挡水的构筑物:堤防。4.姓。
患:1.祸害;灾难:患难。水患。防患未然。2.忧虑:忧患。患得患失。3.害(病):患病。患者。
“攻疾防患”这个词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它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举个例子,比如公司发现某个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立刻召回并修复问题,这就是典型的“攻疾防患”——既解决已有麻烦,又避免未来风险。但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同时关注“攻疾”和“防患”呢?
举个身边的例子吧。假设你家里水管漏水了,如果只是拿抹布擦干地板(攻疾),却不修理水管(防患),下次可能还得面对同样的问题。这说明两者缺一不可。现实中很多企业也这样,比如食品厂定期检查设备避免污染,同时建立应急预案处理突发状况,这才是真正的长远之计。
有人可能会问:“防患听起来很被动,不能只专注于解决问题吗?”其实不然。去年我参与过一个社区改造项目,起初大家只想修整破损路面(攻疾),但后来我们加装了排水系统防止积水,结果第二年雨季再也没出现路面塌陷。这种“提前布局”的思维,往往比事后补救更省力。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精妙之处在于它打破了“治疗”和“预防”的界限。就像打疫苗,既是预防疾病的手段,也可以看作是对潜在健康威胁的主动出击。这种思维方式用在职场中也很实用——比如定期备份工作文件,既能避免突发状况导致数据丢失(防患),又能在需要时快速恢复进度(攻疾)。
最后分享一个观察:现在很多科技公司推出的系统自动更新功能,其实就是“攻疾防患”的数字化版本。它们一边修复已发现的漏洞,一边通过算法预测可能的风险点。这种动态平衡的策略,或许正是应对复杂挑战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