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àng pì xié chǐ
成语解释:见“放辟邪侈”。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人情足于财而无礼以节之,则又放僻邪侈,无所不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肆意作恶
繁体字形:放僻邪侈
英文翻译:Indulge in seclusion, evil and extravagance
放: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放。放虎归山。把俘虏放回去。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放学。放工。3.放纵:放任。放声高歌。放言高论。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放牛。放羊。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放逐。流放。6.发出:放枪。放光。放冷箭。玉簪花放出阵阵的清香。7.点燃:放火。放爆竹。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放债。放款。9.扩展:放大。放宽。上衣的身长要放一寸。10.姓。
僻:1.偏僻:僻巷。荒僻。僻处一隅。2.性情古怪,跟一般人合不来:怪僻。孤僻。3.不常见的(多指文字):生僻。冷僻。僻字(冷僻的字)。
邪:[xié]1.不正当,不正派:邪恶(è)。邪念。邪说。2.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邪。风邪。3.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zhòng)邪。4.妖异怪诞:邪魔。邪术。5.古同“斜”。[yé]古同“耶”,疑问词。[yá]古同“玡”,琅玡山。[yú]古同“餘”。[xú]古同“徐”,缓慢。
侈:1.浪费:奢侈。2.夸大;过分:侈谈。
“放僻邪侈”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它描述的是一个人行为不端、不走正路的状态。比如公司里有个同事总爱走“捷径”——偷偷篡改数据讨好领导,还拉拢小团体排挤新人。这种刻意偏离正常规则的行为,就是典型的“放僻邪侈”。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犯错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系统性偏差”。就像炒菜时偶尔放错盐是失误,但如果故意用劣质食材还往锅里倒工业色素,性质就完全不同了。放僻邪侈者往往明知故犯,把歪门邪道当成了生存法则。
记得小区门口卖早点的张叔,坚持二十年现磨豆浆,隔壁摊主却往豆粉里掺石膏粉。前年食品抽查时,掺假摊主被重罚,张叔反而被评上了“诚信商户”。这说明什么?投机取巧或许能得一时之利,但地基不稳的楼,终究经不起风雨。
现在网络上“放僻邪侈”的现象更值得警惕。某些网红为博眼球,故意编造离奇剧本,甚至教唆粉丝攻击他人。这种行为就像在信息河流里倒污水,污染的是整个网络生态。但有意思的是,那些真正持续走红的创作者,往往还是靠真诚内容赢得人心。
历史上有个经典案例:清朝大贪官和珅,靠着给皇帝搜罗奇珍异宝平步青云,最后却在抄家时被发现私藏国家财宝。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当一个人把旁门左道当作上升通道,就像踩着薄冰过河,终究会坠入深渊。
现代社会中,很多人觉得“太老实会吃亏”,我倒觉得这是个认知偏差。去年公司竞聘主管时,那个总给领导送礼的小王确实顺利上位,但半年后就因为管理混乱被降职。反而是勤勤恳恳做项目的李姐,最近被破格提拔为区域总监。这或许印证了那句话:人间正道或许沧桑,但绝不会荒凉。
面对“放僻邪侈”的诱惑,有人选择随波逐流,有人坚守本心。其实就像开车导航,偶尔偏离路线会有提示音,关键是要及时调头。这个成语不仅是警示,更像是面镜子——照见我们内心对底线的态度。毕竟,真正的聪明人应该明白:走夜路或许能避开烈日,但也错过了满天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