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àng yān mù dàn
成语解释:比喻制造假象,掩盖真相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制造假象
繁体字形:放煙幙彈
英文翻译:Smoke bomb
放: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放。放虎归山。把俘虏放回去。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放学。放工。3.放纵:放任。放声高歌。放言高论。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放牛。放羊。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放逐。流放。6.发出:放枪。放光。放冷箭。玉簪花放出阵阵的清香。7.点燃:放火。放爆竹。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放债。放款。9.扩展:放大。放宽。上衣的身长要放一寸。10.姓。
烟:1.物质燃烧时所产生的气状物:冒烟。2.像烟的东西:烟雾。3.烟气刺激:烟了眼睛。4.烟草或烟草的制成品:烟叶。吸烟。
幕:1.覆盖在上面的大块的布、绸、毡子等;帐篷:帐幕。夜幕。2.挂着的大块的布、绸、丝绒等(演戏或放映电影、幻灯所用的):开幕。闭幕。银幕。3.古代战争时将帅的帐篷;古代将帅或行政长官办公的地方:幕府。幕僚。4.戏剧较完整的段落,每幕可以分若干场:第二幕第一场。看了这幅画,我不禁回忆起儿时生活的一幕来。5.姓。
弹:[dàn]1.弹子:弹丸︱泥弹。2.枪弹;炮弹;炸弹。[tán]1.用手指弹击:把袖子上的土弹掉。2.用手指、器具拨弄或敲击乐器:弹吉他。弹钢琴。3.有弹力或用弹力发射:弹簧。弹射。4.抨击;检举:弹劾。讥弹。
“放烟幕弹”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真实场景:老张和同事竞争同一个晋升岗位,明明私下做了充足准备,开会时却故意叹气:“这项目太难了,我完全没思路。”其实他早就写好了方案,这就是典型的“放烟幕弹”——用模糊的信息掩盖真实目标。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人们要放烟幕弹呢?想象两个创业公司抢着发布同类产品,A公司突然放出“技术不成熟需要延期”的消息,结果提前一周突击上市。这种策略既能迷惑对手,又能制造市场惊喜,和军事作战时用烟雾干扰视线的原理如出一辙。
生活中也常见这类现象。比如朋友问你要不要去爬山,你嘴上说“再看吧”,其实已经买好了装备。这种含蓄的表达既能保留灵活性,又能避免过早暴露计划。我个人认为,适度使用烟幕弹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但过度使用可能变成信誉透支。
有个有趣的反转案例:某电商平台大张旗鼓宣传“史上最大促销”,消费者以为要打折,结果发现是清库存的滞销品。这提醒我们:烟幕弹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要看使用动机。就像魔术师用烟雾营造惊喜值得喝彩,但若用于诈骗就该警惕。
信息爆炸的时代,辨别烟幕弹成了必备技能。下次听到“这事绝对成不了”的消极言论,不妨多想想:说话者是真沮丧,还是在为某个行动做铺垫?保持清醒认知,才能穿过迷雾看见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