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àng
  • kō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àng kōng qì

成语解释:比喻有意制造某种气氛或散布某种消息

成语出处: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13章:“你不记得去年张辉瓒大放空气,说彭见清年纪轻,没有大学毕业,当政治教官不够格吗?”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散布消息

繁体字形:放空氣

英文翻译:Air release

放空气的意思

放: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放。放虎归山。把俘虏放回去。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放学。放工。3.放纵:放任。放声高歌。放言高论。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放牛。放羊。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放逐。流放。6.发出:放枪。放光。放冷箭。玉簪花放出阵阵的清香。7.点燃:放火。放爆竹。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放债。放款。9.扩展:放大。放宽。上衣的身长要放一寸。10.姓。

空:[kōng]1.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话。空旷。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东西)。2.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3.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空军。空气。空投。空运。[kòng]1.使空,腾出来:空一个格。空出一间房来。2.闲着,没被利用的:空白。空地。空额。空房。空缺。3.亏欠:亏空。[kǒng]古同“”,洞。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成语评论

放空气”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人可能会疑惑:是说“把空气放出来”,还是比喻某种行为?其实,“放空气”通常指刻意制造某种舆论氛围,比如提前散布消息试探反应,或者故意夸大事实引起注意。

举个真实场景:公司要推出新产品,市场部先“放空气”说“价格可能翻倍”,观察消费者的讨论热度。结果发现大家反应激烈,最终定价时反而调低10%。这种策略就像给气球充气前先戳个小孔——既释放了压力,又能控制方向。

为什么人们喜欢“放空气”?我发现这本质上是一种风险测试。就像农民播种前要测土壤酸碱度,商家在重大决策前也需要探测市场温度。去年小区要加装电梯,物业先在业主群“放空气”,结果反对声比预期少,推进速度就快了很多。

但要注意“放空气”的边界在哪里?过度使用会像狼来了的故事。某手机品牌每次发布会前都吹嘘“颠覆性创新”,结果消费者发现只是换个摄像头位置。这种虚假的“放空气”就像放久了的碳酸饮料,开瓶时嘶嘶作响,喝到嘴里却没了气泡。

信息时代的“放空气”其实在加速进化。现在连股市都有“消息面操作”,上市公司年报发布前,总会有各种小道消息在股民群流传。这时候更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就像闻到花香要分辨是玫瑰还是塑料花——学会辨别哪些是试探性信号,哪些是真实动向。

有个朋友在创业公司做公关,他有个形象比喻:“放空气就像放风筝,线始终要抓在自己手里。”他们每次融资前会故意透露些风声,但关键数据就像风筝线轮,始终掌握着节奏。这种智慧或许就是现代版的中庸之道——既要造势,又要控势。

当你在微信群看到某个劲爆消息时,不妨先当作是别人在“放空气”。就像闻到邻居家飘来的饭菜香,不必急着判断是红烧肉还是料理包,等揭开锅盖的那一刻,真相自然会显现。信息洪流中,保持适度怀疑和耐心等待,或许是最好的应对之道。

放空气的造句

  1. 造句 致力减少排放空气污染物包括汽油汽体,有助改善空气质素。
  2. 造句 如图所示接上软管.从组件上排放空气,关闭2号关闭阀.
  3. 造句 慢慢开启所有球阀,释放空气和水压力.
  4. 造句 从组件上排放空气,关闭2号关闭阀.
  5. 造句 开启测试旋塞4号,松开排气针形阀上的软管,从检测组件上排放空气.
  6. 造句 开启测试旋塞1号,通过开启排气针形阀来开启排气阀。从软管排放空气,然后关闭排气针形阀。
  7. 造句 这些统治者们甚至连给埃吉尔回个信的心情都欠奉,直接把他的话当放空气。
  8. 造句 而对面楼顶的幸存者显然还抱着希望,又找了不少的缓冲物堆在楼顶,现在缓冲物的厚度就算慕辰不放空气盾,也摔不死人了。

"放空气"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