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àng zhū sì yì
成语解释:放:放逐;四裔:四方边远之地。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
成语出处:鲁迅《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那也可以临末声明:‘君子不为己甚,窃以为放诸四裔可矣’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放逐
繁体字形:放諸四裔
英文翻译:Put all four generations
放: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放。放虎归山。把俘虏放回去。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放学。放工。3.放纵:放任。放声高歌。放言高论。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放牛。放羊。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放逐。流放。6.发出:放枪。放光。放冷箭。玉簪花放出阵阵的清香。7.点燃:放火。放爆竹。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放债。放款。9.扩展:放大。放宽。上衣的身长要放一寸。10.姓。
诸:1.众;许多:诸位。诸君。诸侯。诸子百家。2.姓。3.“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付诸实施(=之于)。数易其稿,而后公诸社会(=之于)。有诸(=之乎)?
四: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裔:1.后代子孙:后裔。2.边远的地区:四裔。
“放诸四裔”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藏着一段历史智慧。比如在《汉书》中记载,汉武帝曾将匈奴降将“放诸四裔”,既避免内乱又守住了边疆。类似的情况在现代职场也能见到——某公司把总爱挑刺的工程师派去开拓海外市场,结果他反而帮公司打开了新业务。
为什么要用“流放”这种方式?古人认为边远地区既能隔离威胁,又能物尽其用。就像家里有个总爱拆家电的孩子,与其天天骂他,不如送他去机器人兴趣班,说不定能培养出个工程师。这种思路的核心在于“转化冲突”,而不是单纯消灭差异。
我曾在团队里遇到个爱抬杠的同事。主管没让他闭嘴,反而让他负责风险评估。结果项目上线时,他提前排查的七个漏洞全被验证。这让我明白,“放诸四裔”在现代社会的真谛,是把看似不协调的元素放在能发光的位置。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某中学把沉迷手机的学生组成“电子设备管理委员会”,这些孩子不仅戒了网瘾,还开发出教室充电柜智能系统。这就像把野马赶进赛马场,既解决了践踏庄稼的问题,又收获了千里马。关键在于管理者能否跳出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式。
当我们在说“放诸四裔”时,本质上是在讨论如何处理异质力量。就像花园里的蒲公英,有人当杂草拔除,有人做沙拉食材,还有人专门种植来制药。差异本身没有好坏,区别只在于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容器来盛放这些特别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