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àng pì yín chǐ
成语解释:见“放僻淫佚”。
成语出处:清·刘大櫆《序》:余观今之为友者,无故而聚于一室,酒食嬉戏,相与为放辟淫侈之谈。”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坏人
繁体字形:放辟滛侈
英文翻译:indulge in evildoings
放: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放。放虎归山。把俘虏放回去。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放学。放工。3.放纵:放任。放声高歌。放言高论。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放牛。放羊。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放逐。流放。6.发出:放枪。放光。放冷箭。玉簪花放出阵阵的清香。7.点燃:放火。放爆竹。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放债。放款。9.扩展:放大。放宽。上衣的身长要放一寸。10.姓。
辟:[bì]1.君主:复辟。2.姓。3.排除:辟邪。4.同“避”。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辟举(征召和荐举)。[pī][辟头](pītóu)同“劈头”。[pì]1.透彻:精辟。透辟。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辟谣。辟邪说。3.法律;法:大辟(古代指死刑)。
淫:1.过多;过甚:淫雨。淫威。2.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奸淫。3.放纵:骄奢淫逸。4.心乱;迷惑:富贵不能淫。
侈:1.浪费:奢侈。2.夸大;过分:侈谈。
“放辟淫侈”这个词组听起来有点生僻,但拆开来看就容易理解了。“放”是放纵,“辟”是偏邪,“淫”是过度,“侈”是奢侈,合起来就是形容人行为放纵、生活奢靡的状态。比如有人中彩票后买豪车、租游艇、天天开派对,这种“报复性消费”的行为,就能用“放辟淫侈”来形容。
为什么人容易陷入放辟淫侈?有个真实案例:某公司高管突然升职加薪后,开始频繁出入高端会所,半年内花光五年积蓄。后来他坦言:“当时觉得钱花不完,更怕被圈子里的朋友看轻。”这说明物质诱惑和社会比较压力,常常会让人模糊了“需要”和“想要”的界限。
我观察到现代社会有个有趣现象:直播带货里主播喊着“买它”时,弹幕里“下单”和“吃土”总是同时刷屏。这其实反映了消费主义浪潮下,人们既想享受即时的快乐,又担心过度挥霍的矛盾心理。就像朋友聚餐时,明明四个人点八道菜根本吃不完,但“多点几个才有面子”的想法总会占上风。
如何避免掉进这个陷阱?有个简单方法叫“三日冷静期”。看中万元包包时别急着刷卡,三天后如果还心心念念再考虑购买。我试过这个方法,发现70%的东西三天后根本不想买了。就像古人说的“三思而后行”,在物欲翻涌时给自己按下暂停键,往往能看清真正需求。
最近看到某网红分享“断舍离”经历很有意思。她把满屋子的奢侈品转卖后,用换来的钱报了烘焙课程,现在开了家社区面包店。这个转变恰好印证了《道德经》里“少则得,多则惑”的智慧——当我们不被物质绑架,反而能找到更踏实的生活方向。
说到底,“放辟淫侈”就像吃自助餐时拿太多食物。刚开始觉得“反正随便拿”,结果最后要么浪费,要么撑坏肚子。生活这场盛宴里,懂得细嚼慢咽的人,反而能品出更多滋味。下次面对诱惑时,不妨问问自己:这真是我需要的,还是别人觉得我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