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ù zhǐ duī
成语解释:指大量的古旧书籍、资料。含贬义。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
成语出处:《五灯会元 古灵神赞禅师》:“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在这些故纸堆中,有发掘不尽的知识宝藏。”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古书
繁体字形:故紙堆
英文翻译:a heap of musty old books or papers
故:1.事情;事故:细故。变故。2.缘故;原因:无故缺勤。不知何故。3.故意;有意:故作镇静。明知故犯。4.所以;因此:因大雨,故未如期起程。5.姓。6.原来的;从前的;旧的:故址。故乡。依然故我。7.朋友;友情:亲故。沾亲带故。8.(人)死亡:病故。染病身故。父母早故。
纸:1.供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用的片状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成。2.量词。用于计算文件、书信等的张数:一纸电文。
堆:1.堆积:粮食堆满仓,果子堆成山。2.用手或工具把东西堆积起来:场上的人在堆麦秸。把书堆在桌子上。3.堆积成的东西:柴火堆。土堆。4.小山(多用于地名):滟滪堆(长江瞿塘峡口的巨石,1958年整治航道时已炸平)。双堆集(在安徽)。5.用于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一堆黄土。一堆人。
“故纸堆”这个词,听起来像是老书房角落积灰的旧书堆。比如有人埋头研究古籍,朋友调侃:“你成天翻故纸堆,不如看看新出的论文?”这里的“故纸堆”既指真实的旧书,也暗指过于依赖传统而忽略新事物。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人会对“故纸堆”产生依赖?其实这和安全感有关。老资料经过时间验证,给人稳妥的感觉。就像长辈总说“老方法更靠谱”,年轻人却觉得“老古董过时了”。比如公司会议上,新人提出用AI分析数据,老员工却坚持翻报表:“别整虚的,踏实看纸质资料!”这种碰撞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但“故纸堆”真的没用吗?未必。有个历史老师把县志里的民俗故事改编成剧本杀,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你看,旧材料用新形式包装,反而成了香饽饽。关键不在材料新旧,而在如何“激活”它。就像奶奶的旧缝纫机,有人当废铁卖,有人改造成复古咖啡桌。
我常想,对待“故纸堆”就像处理传家宝。既不能锁进保险柜当摆设,也不能随便扔进垃圾桶。去年帮老家整理族谱时,我把祖先的经商智慧做成短视频,没想到点击量破万。老故事找到新讲法,老树也能发新芽。
下次看到有人沉迷故纸堆,别急着否定。不妨问问:“这些旧宝贝里,藏着什么新可能?”或许翻动故纸的沙沙声中,正酝酿着下一个惊喜。就像老城区的青砖墙,有人觉得该拆,有人却能改造成文艺书店,让历史与现代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