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ó
  • tōng
  • zhō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í guó tōng zhōu

成语解释: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成语出处:清·黄遵宪《由轮舟抵天津作》诗:“敌国通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人际关系等

繁体字形:敵國通舟

英文翻译:The enemy ships

敌国通舟的意思

敌:1.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敌人。敌军。2.敌人:仇敌。残敌。分清敌我。3.对抗;抵挡:所向无敌。寡不敌众。4.(力量)相等的:匹敌。势均力敌。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通:[tōng]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这个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通炉子。3.有路达到:四通八达。火车直通北京。4.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无。5.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6.了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国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万事通。8.通顺:文章写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称。10.姓。[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儿说。

舟:1.船:轻舟。小舟。扁(piān)舟。2.姓。

成语评论

大伙儿听说过“敌国通舟”这成语吗?哎呦,乍一听像是两国打架还能一起划船,其实它说的是死对头在特殊情况下也能合作。比如当年汶川地震,某些国家虽然和我们有摩擦,但照样派救援队送物资——你瞧,天灾面前,敌对关系也得给生命让路。

那有人可能要问了:“这成语是不是说敌人变朋友了?”(自问自答环节来了!)非也非也!合作不等于立场改变,就像冬天取暖的刺猬,靠太近扎得慌,离远了又冷。敌国通舟讲究的是暂时放下矛盾解决共同危机,好比疫情期间跨国药企共享疫苗技术,救命的事儿可比较劲重要多了。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菜市场俩摊主天天抢生意,某天暴雨把菜全泡了,结果俩人合伙搭雨棚抢救蔬菜。这事儿要放古代,绝对能写进《敌国通舟新编》——竞争归竞争,遇到大事儿还得拎得清

个人觉得这成语特适合当今社会。咱打工人应该深有体会吧?办公室里再不对付的同事,遇到项目死线照样得凑一块儿肝方案。聪明人都懂个理儿:对抗是本能,合作是本事。就像玩吃鸡游戏,决赛圈里伏地魔和刚枪王都可能组队先打外挂。

最后唠点实在的。下次遇到难缠的对手,别急着掀桌子。想想“敌国通舟”这智慧——留条合作的缝,说不定就能撬动转机。毕竟老祖宗早看透了: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哦不,是永远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