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ìng xiǎo shèn wēi
成语解释:敬:谨慎小心;小、微:指细小、不起眼的东西。对细微的事物也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形容待人处事非常谨慎。
成语出处: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非常慎重
繁体字形:敬小慎微
英文翻译:be timid and overcautious
敬:1.尊敬:敬重。敬爱。敬仰。致敬。肃然起敬。2.恭敬:敬请指教。敬谢不敏。3.有礼貌地送上(饮食或物品):敬烟。敬酒。敬茶。敬你一杯。4.姓。
小: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小雨。矮小。短小精悍。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3.时间短:小坐。小住。4.年幼小,排行最末:小孩。5.谦辞:小弟。小可。小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6.妾:小房。
慎:注意;小心:谨慎。不慎。慎重。
微:1.细小;轻微:细微。微风。谨小慎微。相差甚微。2.(某些计量单位的)百万分之一:微米。微安。微法。3.衰落:衰微。4.精深奥妙:微妙。微言大义。5.稍微;略微:微感不适。面色微红。
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敬小慎微"?举个日常例子:小张第一次给客户做项目汇报,提前三天就开始反复检查PPT里的每个数据,连标点符号都要逐个核对。同事笑他小题大做,结果正式汇报时,其他组的方案都出现了小数点错误,唯独他的数据精准无误。这时候问题来了:这么费劲值得吗?其实在涉及核心利益的关键时刻,这种"显微镜式"的细致反而是效率最高的选择。
我们换个场景看这个词。比如新手司机上路,保持每小时30公里的龟速,后车狂按喇叭也不为所动。有人可能会问:这不是阻碍交通吗?但换个角度看,新手在熟悉车辆性能阶段,适度保守恰恰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不过要注意,当驾驶技术成熟后,就需要适时调整这种过度谨慎的状态。
工作中常见这样的场景:实习生修改文件时,把"的、地、得"都严格区分,连行业通用的缩略语也要查证。这看似较真的举动,反而让主管发现了他对细节的把控能力。但这里藏着个关键问题:如何区分认真负责和钻牛角尖?我的观察是,当某个细节会影响事情本质时,较真就是优点;若只涉及形式无关紧要处,较真就会变成负担。
最近遇到个有趣案例。朋友装修新房时,为选择地板压条的颜色纠结两周,最后发现家具摆上后根本看不见压条。这个例子提醒我们:敬小慎微要放在正确的焦点上。就像摄影,该虚化的背景不必苛求清晰,该对焦的主体不能模糊处理。
特别想说个反常识的观点:有时候表面的大大咧咧,背后藏着更深层的谨慎。认识个连续创业者,他做重大决策时雷厉风行,但会提前准备五套应急预案。这让我意识到,真正的谨慎未必体现在动作幅度上,而在于是否构建了系统性的保障机制。就像高手走钢丝,观众只看见潇洒步伐,没注意到暗藏的保险绳。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你发现团队里既有谨小慎微的"安全员",又有大刀阔斧的"开拓者",怎么调配他们的位置?我的经验是,让前者守城池,后者打前锋,但定期轮岗交流。毕竟,最好的工作状态就像交响乐团,既需要小提琴的精准,也需要定音鼓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