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ìng xián lǐ shì
成语解释: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成语出处:《晋书·张轨传》:“实子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尊重人才
繁体字形:敬賢禮士
英文翻译:treat able men and scholars with the greatest courtesy
敬:1.尊敬:敬重。敬爱。敬仰。致敬。肃然起敬。2.恭敬:敬请指教。敬谢不敏。3.有礼貌地送上(饮食或物品):敬烟。敬酒。敬茶。敬你一杯。4.姓。
贤:1.有德行的;有才能的:贤明。贤达。贤良。2.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圣贤。选贤举能。任人唯贤。3.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贤弟。贤侄。4.姓。
礼:1.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礼。丧礼。2.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礼节。敬个礼。3.礼物:送礼。献礼。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4.以礼相待:礼贤下士。5.姓。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3.士人:士农工商。4.军人:士兵。士气。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技士。助产士。7.对人的美称:烈士。勇士。女士。8.姓。
“敬贤礼士”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尊敬有才能的人、善待有学问的人。比如三国时期的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亲自拜访茅庐,这就是典型的“敬贤礼士”。这种态度不仅能赢得他人尊重,还能汇聚智慧,成就大事。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敬贤礼士”吗?当然需要!比如一家科技公司,如果老板愿意倾听基层工程师的建议,甚至专门设立创新奖金鼓励他们提出想法,这就是现代版的“礼士”。团队中每个人的价值被看到,合作效率自然会提升。
为什么说敬贤礼士不是“拍马屁”?很多人容易混淆“尊重人才”和“讨好他人”。比如某位教授在学术会议上认真记录年轻研究者的发言,会后主动交流合作可能,这就是真诚的敬贤;而如果只是为了拉关系而刻意吹捧,反而会让人觉得虚伪。真正的敬贤礼士,核心在于看到他人价值并给予平等对待。
普通人也需要践行这个原则吗?当然!比如小区里组织垃圾分类志愿活动,主动邀请有环保经验的热心居民来指导,这就是生活中的“礼士”。再比如家长发现孩子对某个领域特别感兴趣,专门找相关书籍或课程支持他,本质上也是家庭场景中的“敬贤”。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动人的地方在于“主动”二字。它不是被动等待人才出现,而是主动去寻找、去创造机会。就像古人说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代社会不缺聪明人,缺的是愿意放下身段、真诚欣赏他人的人。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越是能力强的领导者,往往越重视敬贤礼士。比如某互联网公司CEO每月固定安排“吐槽大会”,让新入职的年轻人直接提建议。这种开放的态度反而让团队更团结,因为大家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被认真对待。
如何在快节奏生活中实践?其实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同事分享了一个工作妙招,认真说句“这个方法太棒了,能教教我吗”;看到外卖小哥冒雨送餐,递张纸巾说声“辛苦了”。这些细节都在传递“我看到了你的价值”的信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互相尊重的氛围。
最后想说,敬贤礼士不仅是古代君王的智慧,更是现代人构建良性关系的密码。当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份真诚的欣赏,少一点功利的计较,可能不知不觉中就为自己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