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āo bīng suǒ huǒ
成语解释: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定不会成功。
成语出处:《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第四卷:“若敲冰而索火,类缘木以求鱼。”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敲冰索火
英文翻译:Knock on the ice
敲:1.在物体上面打,使发出声音:敲门。敲锣打鼓。2.敲竹杠;敲诈:有的商人一听顾客是外乡口音,往往就要敲一下子。
冰:1.水在0℃或0℃以下凝结成的固体:湖里结冰了。2.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冰腿了。3.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或放在冰箱里使凉:把汽水冰上。4.像冰的东西:冰片。冰糖。干冰。5.姓。
索:1.大绳子或大链子:船索。绳索。麻索。绞索。铁索桥。2.姓。3.搜寻;寻找:搜索。遍索不得。4.要;取:索取。索还。索价。5.孤单:离群索居。6.寂寞;没有意味:索然。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敲冰索火”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怪,字面意思是用冰块去敲击、寻找火焰——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没错,它的核心就是形容那些方向错误、逻辑混乱的行为。比如有人想减肥却天天吃炸鸡,还抱怨运动没效果,这就有点“敲冰索火”的味道了。
问:这个成语和普通“做错事”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行为与目标之间的根本性矛盾。就像公司要求提高员工幸福感,却把团建活动全安排在周末——看似努力,实则让员工更疲惫。这种用错误手段追求正确目标的情况,才是成语的精髓所在。
上周我在咖啡店见到个典型例子:两位创业者激烈争论是否要开发元宇宙购物功能,而他们的产品只是个社区生鲜小程序。当时我脑子里立刻蹦出“敲冰索火”四个字——技术概念再酷炫,和用户实际买菜需求根本不沾边啊。
问:生活中怎么避免这种错误?有个简单方法:定期检查行为与目标的因果关系链。比如家长想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如果只是买一堆书却不陪读,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不如每天自己先放下手机,和孩子共读二十分钟,这才是正向循环。
我发现现代人特别容易陷入这种困境。前几天朋友抱怨租房难,细问才知道他只盯着装修精美的房子,却把预算卡得死死的。这让我想到,有时候我们太执着于“既要又要”,反而忽略了现实条件的限制,活成现实版的敲冰索火。
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画个简单的思维导图:把目标写在中间,向外延伸出实际可操作的步骤。如果发现某条行动线和目标之间出现断层或矛盾,很可能就是需要调整的“敲冰索火”环节。这个方法帮我避开了至少三次冲动投资,亲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