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òu yì jī yáng
成语解释:比喻无实用。斗、箕皆星宿名,一象斗,一象箕,故以为名。语出《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孔颖达疏:“言维此天上,其南则有箕星,不可以簸扬米粟;维此天上,其北则有斗星,不可以挹U其酒浆。”
成语出处:语出《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无用的东西
繁体字形:鬥挹箕揚
英文翻译:Douyi Jiyang
斗:[dòu]1.对打:斗殴。战斗。2.比赛胜负,争胜:斗力。斗劲。斗智。斗志昂扬。3.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斗牛。斗蟋蟀。4.拼合,对准,凑近:斗眼。5.古同“逗”,逗引。[dǒu]1.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2.量粮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3.形容小东西的大:斗胆。4.形容大东西的小:斗室。5.像斗的东西:斗车。斗笠。斗篷。熨斗。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7.特指“北斗星”:斗折蛇行。8.古同“陡”,高耸的样子。9.〔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10.古同“陡”,突然。
挹:1.舀:挹取。挹彼注兹(从那里舀出来倒在这里头)。2.牵引;拉。
箕:1.簸箕:箕踞。2.簸箕形的指纹:斗箕。3.二十八宿之一。4.姓。
扬:1.高举;向上升:扬手。扬帆。2.在空中飘动:飘扬。飞扬。3.往上撒:扬场。4.传播出去:宣扬。5.称赞:颂扬。表扬。6.指江苏扬州:扬剧。
哎,你听说过“斗挹箕扬”这个成语吗?乍一听可能觉得有点生僻,但它背后藏着挺有意思的智慧。这词儿原本是形容用斗舀水、用箕扬沙的重复劳动,后来比喻白费力气或互相争斗的场面。比如有人整天和同事争功劳抢风头,结果项目进度反而卡住了——这不就是典型的“斗挹箕扬”嘛!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这种内耗情况咋避免呢?”嘿,问得好!咱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区里两家邻居为了停车位天天吵架,物业出面划了线反而解决了问题。所以说啊,与其互相较劲,不如找个中立方案,这不比“斗挹箕扬”强多了?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好奇:“这成语现在还能用在哪里?”举个职场新案例呗!比如团队里两拨人为了推广方案争得面红耳赤,结果耽误了双十一活动筹备。要我说啊,这种时候就该学学乒乓球队的“双打精神”——配合比单打独斗重要多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为啥人总容易陷入这种局面呢?依我看呐,有时候是太把个人得失放心上了。就像古人说的“鹬蚌相争”,最后便宜了看热闹的。倒不如学学大雁南飞,排成“人”字队形还能省力气呢!
最后给大家支个招:下次遇到可能“斗挹箕扬”的情况,不妨先喊个暂停。把“你输我赢”的思维换成“咱们怎么共赢”,说不定就能打开新思路。毕竟老祖宗造这个词,不就是为了提醒后人别做无用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