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ǒu
  • ch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ǒu sù chǐ bù

成语解释: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成语出处:《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兼容。”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兄弟不和

繁体字形:鬥粟尺布

英文翻译:brothers at loggerheads

斗粟尺布的意思

斗:[dòu]1.对打:斗殴。战斗。2.比赛胜负,争胜:斗力。斗劲。斗智。斗志昂扬。3.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斗牛。斗蟋蟀。4.拼合,对准,凑近:斗眼。5.古同“”,逗引。[dǒu]1.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2.量粮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3.形容小东西的大:斗胆。4.形容大东西的小:斗室。5.像斗的东西:斗车。斗笠。斗篷。熨斗。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7.特指“北斗星”:斗折蛇行。8.古同“”,高耸的样子。9.〔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10.古同“”,突然。

粟:谷子。去壳后叫小米。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适应性强。是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

尺:[chǐ]1.市制长度单位。10寸为1尺,10尺为1丈。1尺约合33.33厘米。2.泛指量长度和画图用的器具:卷尺。丁字尺。3.像尺的东西:计算尺。[chě]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2”。

布:1.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布。麻布。花布。粗布。布鞋。买一块布。2.古代的一种钱币。3.姓。4.宣告;宣布:发布。公布。布告。开诚布公。5.散布;分布:阴云密布。铁路公路遍布全国。6.布置:布局。布防。布下天罗地网。

成语评论

哎,大伙儿听说过“斗粟尺布”这成语不?说白了,它最早出自《史记》,讲的是兄弟俩因为一斗粟米和一尺布帛闹矛盾的故事。你猜咋回事?原来啊,古人用“粮食”和“布料”这种生活必需品做比喻,暗戳戳地说亲人之间为小事翻脸有多不值当。你看,连吃穿用度都能吵起来,这不就跟现代人抢遥控器差不多嘛!

举个例子,老王和老李是亲兄弟,本来合开个小超市挺红火。结果有天因为进货单上多写了两箱矿泉水,俩人就掰扯不清了,最后竟然闹到分家。邻居们都说:“这不就是斗粟尺布的现代版?矿泉水才值几个钱,兄弟情分可比这金贵多了!”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为啥古人非拿粮食布匹说事儿?”嘿,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要我说啊,古代物资匮乏,这些可都是保命的东西。兄弟分家时多抓把米、多扯块布,那真能影响生存。但放到现在嘛,咱们早过了那个阶段,可这成语的警示意义反而更鲜活了——越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越容易暴露人性弱点。

话说回来,我发现现在年轻人处理矛盾反而更豁达。上周在咖啡馆听见俩00后小姑娘聊天,一个说:“我弟把我游戏皮肤送人了,气得我当场想断绝姐弟关系!”另一个立马接茬:“得了吧,你要真为这个闹掰,那就是教科书级的斗粟尺布案例啊!”你品,年轻人用网络梗化解矛盾的方式,可比古人摔碗砸锅高明多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成语背后藏着的智慧可不止家长里短。工作中不也常见吗?同事为了报销单上差十块钱扯皮,部门为个打印机位置较劲。这时候要是能跳出“斗粟尺布”的思维,把格局打开,保准能省下大把时间干正事。毕竟嘛,眼里只盯着芝麻的人,哪儿看得见眼前的西瓜地呢?

说到底,“斗粟尺布”就像面照妖镜,照出的是人性里那点计较劲儿。但换个角度想,它也在提醒咱们:解决问题的钥匙,往往藏在退一步的海阔天空里。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不妨先深呼吸三秒钟,默念三遍“划不划算”,保准能少干九成后悔事儿。你说是这个理儿不?

"斗粟尺布"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