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uàn zǐ jué sūn
成语解释:指没有子孙后代。多用作诅咒语。
成语出处:元 柯丹邱《荆钗记 执柯》:“你再不娶亲,我只愁你断子绝孙谁拜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诅咒语
繁体字形:斷子絶孫
英文翻译:die without descendants
断: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断。割断。绳子断了。2.断绝;隔绝:断水。断电。断奶。断了关系。音讯断了。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断过。4.拦截: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5.戒除(烟酒):断烟。断酒。6.姓。7.判断;决定:断语。诊断。独断专行。这个案子断得公道。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断无此理。断不能信。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绝:1.断:隔绝。络绎不绝。2.穷尽;净尽;没有出路的:绝望。弹尽粮绝。绝境。3.副词。1.极:绝大多数。绝妙。2.全然;绝对:绝无其事。4.独一无二的:绝技。5.气息中止;死亡:气绝。悲痛欲绝。6.绝句:七绝。
孙:[sūn]1.儿子的儿子:孙子。孙女。2.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孙。侄孙(侄儿的子女)。3.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孙(孙子的子女)。玄孙(曾孙的子女)。子孙(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孙(贵族的子孙后代)。4.植物再生成孳生的:孙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5.姓。[xùn]古同“逊”。
哎哟,说到“断子绝孙”这个成语,你可能会觉得有点扎耳朵,毕竟字面意思挺狠的。但别急着皱眉,咱先掰扯掰扯它的实际用法。举个例子:老张总爱乱砍村里的树,邻居气得直跺脚:“再这么糟蹋环境,真要让子孙后代喝西北风啊?这不是断子绝孙的搞法么!”这里其实不是咒人没后代,而是强调破坏生态会祸害未来——你懂的,用夸张说法点醒人罢了。
有人可能会问:“这词儿听着像骂人,现在还能用吗?”嘿,关键看语境!比如最近有个纪录片讲过度开发,旁白就来了句:“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可持续发展,本质上就是断子绝孙的思维。”这话虽然重,但把问题的严重性直接拍观众脸上了。说白了,成语的杀伤力反而成了唤醒环保意识的利器。
再举个接地气的栗子。老王开工厂偷排废水,儿子在学校被同学调侃:“你爸这么搞,咱们这条河里的鱼都得绝种,将来你们家是不是要改行卖空气啊?”这话虽然带刺儿,但生动点出了短视行为对生态链的破坏。你看,成语用好了还能当教育素材呢!
不过话说回来,现代社会对“断子绝孙”有了新解读。我有个朋友丁克多年,总被亲戚念叨“不生孩子就是断子绝孙”。她倒挺豁达:“生命的价值不在血脉延续,而在于创造社会价值嘛!”这观点虽然传统派听着刺耳,但也反映出时代观念的变迁。毕竟,生育是选择不是义务,你说对吧?
说到底,“断子绝孙”这个成语就像面照妖镜,照出的是人们对长远后果的担忧。无论是生态保护还是文化传承,核心就一句话:别光盯着脚尖走路,得把目光放长远点儿。老祖宗造这个词的时候估计没想到,千百年后大伙儿还在用它讨论可持续发展——这大概就是成语的生命力所在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