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uàn jiāo cì hǔ
成语解释: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为民除害。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后以“断蛟刺虎”谓武艺高强,行为侠义。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载: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为民除害。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斷蛟刺虎
英文翻译:Breaking the dragon and stabbing the tiger
断: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断。割断。绳子断了。2.断绝;隔绝:断水。断电。断奶。断了关系。音讯断了。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断过。4.拦截: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5.戒除(烟酒):断烟。断酒。6.姓。7.判断;决定:断语。诊断。独断专行。这个案子断得公道。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断无此理。断不能信。
蛟:蛟龙,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发洪水的龙。
刺:[cì]1.用针或有尖的东西穿入:针刺。刺绣。2.尖锐像针的东西:鱼刺。扎了个刺。3.用剑刺。泛指杀伤或暗杀:刺杀。刺客。4.使某些感觉器官反应强烈:刺耳。刺鼻。5.用挖苦的话揭露人的短处:讥刺。6.侦察:刺探。7.名片:名刺。[cī]拟声词。快速摩擦或火线燃烧发出的声音:刺刺地直冒火星。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大伙儿可能听过“断蛟刺虎”这个成语,但到底啥意思?说白了,它形容人干了两件超厉害的事儿,好比一口气完成两个高难度任务!比方说有人白天搞定公司上市,晚上还能参加铁人三项,这就有点儿“断蛟刺虎”那味儿了。
等等,为啥非得用“蛟”和“虎”这两种动物呢?(抓头)原来古代传说里,蛟是水里最难缠的妖怪,虎是陆地上的百兽之王。能同时降服这俩狠角色,可不就是双倍牛气冲天嘛!就像现在有人能同时拿编程大赛冠军和厨艺比拼金奖,绝对配得上这成语。
最近看到个挺有意思的例子:老张家的闺女刚考上医学院,转头就在社区组织起免费义诊。街坊们都说:“这丫头真是断蛟刺虎啊,读书行善两不误!”您瞧,这成语用在现代场景照样贴切。
不过依我看啊(托腮),现在社会更需要“持续发力”的本事。就像打游戏通关,比起单刷两个BOSS,能连续闯过十关八关更考验真功夫。但话又说回来,“断蛟刺虎”那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倒是年轻人特别该有的精气神。
下次遇到同时处理棘手任务的情况,不妨笑呵呵来句:“今儿可算是要断蛟刺虎了!”这话既给自己打气,还透着股举重若轻的潇洒劲儿。记住啊朋友们,生活中处处藏着施展身手的机会,关键是要有发现挑战的眼睛和迎接挑战的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