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āng
  • lái
  • wèi
  • à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āng lái wèi ài

成语解释:谓(恩泽)方始来到尚未止歇。

成语出处:明·方孝孺《凝命神宝颂》:“霈如霖雨,润泽天下,而民被其惠者,方来而未艾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事物正在发展

繁体字形:方來未艾

英文翻译:In the ascendant

方来未艾的意思

方:1.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东方。双方。4.办法:千方百计。领导有方。5.地点;地区:前方。方言。6.治病的药单:药方。处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积一立方米:土方。8.数学上指自乘的积:乘方。9.副词。正在;方才:方兴未艾。如梦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响度级的单位。将声音与一个1,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旧写作㕫。11.⑪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砚台。两方图章。

来: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来往。来宾。来信。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来了。开春以后,农忙来了。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来。来一盘棋。来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来。何必来这一套?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来。这个歌我唱不来。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来念一遍。大家来想办法。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来了。他回家探亲来了。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来?9.未来的:来年。来日方长。10.姓。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来是新春。不愁吃来不愁穿。黑白桑葚来大樱桃。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来。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来。一觉醒来。说来话长。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未:1.副词。1.不:未便。未知可否。2.没;没有:未见此人。2.地支的第八位。3.未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十三点到十五点。

艾:[ài]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香气,可入药,内服可做止血剂,又供灸法上用。也叫艾蒿。2.(Ài)姓。3.年老的,也指老年人:耆艾。4.停止:方兴未艾。5.美好;漂亮:少艾(年轻漂亮的人)。[yì]1.同“”。2.惩治:惩艾。

成语评论

方来未艾”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先来看个例句:“近年来,新能源产业方来未艾,光伏技术不断突破,电动汽车销量连创新高。”这里的“方来未艾”既点明了行业处于快速发展初期,又暗示未来仍有持续增长空间,比单纯说“快速发展”更有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如日中天”有什么区别?举个对比案例就能明白。“传统燃油车市场已如日中天,但氢能源领域方来未艾”——前者形容达到鼎盛,后者专指新生事物刚起步且势头强劲。就像春笋刚破土和盛夏竹林的状态差异,用词场景截然不同。

再看个人生活场景的应用:“小王自学编程方来未艾,最近刚完成第一个网页设计作品。”这里既肯定学习热情,又暗示成长空间。比起“刚刚入门”,成语带来的文学韵味让表达更生动。有个细节值得注意:这个成语常与具体成果搭配使用,避免空泛描述。

现代人为何需要这类成语?在短视频文案中,“国潮文创方来未艾”比“越来越火”更能引发文化共鸣;商业报告中,“元宇宙生态方来未艾”比“处于发展阶段”更具专业质感。语言的选择直接影响信息传递效率,成语就像调色盘里的特殊颜料,能让表达层次更丰富。

关于使用边界,有个观察值得分享:描述具体可见的进展时效果最佳。比如“量子计算研究方来未艾”比“理论研究方来未艾”更恰当,前者有芯片研发、算法突破等具象支撑。这提示我们:成语不是装饰品,而是事实的提炼升华。

最后看个反例:“这场雨下得方来未艾”。虽然语法正确,但违背了成语多用于积极事物的隐含规则。就像不能用“日薄西山”形容朝阳,语境适配度至关重要。掌握这些细微差别,才算真正理解成语的妙处。

"方来未艾"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