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āng
  • lǐ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āng lǐng jǔ bù

成语解释: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儒林传序》:“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定语;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繁体字形:方領榘步

英文翻译:dress in scholarly clothes and show refined manners

方领矩步的意思

方:1.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东方。双方。4.办法:千方百计。领导有方。5.地点;地区:前方。方言。6.治病的药单:药方。处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积一立方米:土方。8.数学上指自乘的积:乘方。9.副词。正在;方才:方兴未艾。如梦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响度级的单位。将声音与一个1,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旧写作㕫。11.⑪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砚台。两方图章。

领:1.颈,脖子:引领而望。2.衣服上围绕脖子的部分:衣领。领口。领结。领带。领章。3.事物的纲要:领袖。要领。提纲挈领。4.带,引,率(shuài):带领。率(shuài)领。领头。领衔。5.治理的,管辖的:领海。领空。领土。领域。占领。6.接受,取得:领奖。领命。领款。领教(jiào)。招领。7.了解,明白:领悟。领略。心领神会。8.量词,用于衣服、席、箔等:一领席。9.古同“”,山岭。

矩:1.画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矩尺。2.法则;规矩:循规蹈矩。

步:1.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步。跑步。寸步难移。走了一步棋。2.阶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步。4.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5.用脚走:步入会场。亦步亦趋。6.踩;踏:步人后尘。7.用脚步等量地: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8.姓。9.同“”(多用于地名):盐步。禄步。炭步(都在广东)。

成语评论

方领矩步”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一位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每天穿着笔挺的西装、提前半小时到工位,同事都笑他“方领矩步得像个老干部”。这种既保持传统礼仪又稍显拘谨的状态,正是这个成语的典型写照。

为什么说这个成语藏着现代人的社交密码?公司里新来的实习生小王,每次开会前必定把领带调整到完美角度,连端起咖啡杯都像用直尺量过角度。这种过分讲究的举止虽然能体现专业性,但也让人际交往变得像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显得做作。这正是“方领矩步”的双刃剑效应。

上周参加学术论坛时,看到有位教授发言前必定要调整三次话筒高度,连鞠躬角度都像用圆规测量过。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刻在骨子里的教养固然可贵,但过度程式化的表现反而会成为沟通的障碍。就像古人既要“方领”显庄重,又要“矩步”守规矩,如何在现代社交中找到平衡点才是关键。

有位做会展策划的朋友分享过有趣案例:当他们要求礼仪人员完全按照古代礼仪手册培训时,发现90后员工会自发加入眼神交流、微笑幅度等现代元素。这种传统与创新的碰撞,恰似给“方领矩步”注入了时代基因——既保留仪式感的精髓,又让行为举止更富生命力。

观察地铁里的年轻人会发现有趣现象:他们可以穿着破洞牛仔裤,却在给老人让座时展现出教科书级的礼仪。这或许揭示了一个真相:当代人正在重新定义“方领矩步”,把形式主义的框框打破,将礼仪精神转化为更接地气的善意表达。

最近帮邻居辅导孩子作业时,发现现在的中小学礼仪课不再要求背诵《弟子规》,而是通过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尊重他人的本质。这种教学变革就像给老成语换了新酒瓶——当规矩不再是冰冷的教条,方领矩步才能真正融入现代人的精神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