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ī
  • hào
  • lì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ī hào fā lìng

成语解释:发布号令。

成语出处:《北齐书 杨愔传》:“每天子临轩,公卿拜授,施号发令,宣扬诏册,愔辞气温辩,神仪秀发,百僚观听,莫不悚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施號發令

英文翻译:Give orders

施号发令的意思

施:1.施行2.;施展:实施。措施。施工。无计可施。3.给予:施礼。施压力。4.施舍:施诊。施与。5.在物体上加某种东西:施粉(搽粉)。施化肥。6.姓。

号:[hào]1.名称:国号。年号。2.原指名和字以外另起的别号,后来也指名以外另起的字: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孔明是诸葛亮的号。3.商店:商号。银号。分号。宝号。4.标志;信号:记号。问号。加减号。暗号儿。击掌为号。5.排定的次第:挂号。编号。6.表示等级:大号。中号。小号。五号字。7.种;类:这号人甭理他。这号生意不能做。8.(号儿)指某种人员:病号。伤号。彩号。9.表示次序(多放在数字后)。a)一般的:第三号简报。门牌二号。b)特指一个月里的日子:五月一号是国际劳动节。10.姓。11.号令:发号施令。12.号筒。13.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14.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起床号。集合号。冲锋号。[háo]1.拖长声音大声叫唤:呼号。号叫。北风怒号。2.大声哭:哀号。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令:[lìng]1.命令。2.使得:令人兴奋。3.美好:令名。4.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兄(称对方的哥哥)。5.时节:冬令。6.古代官名:县令。7.古又同“鸰(líng)”。[líng]1.〔令狐〕2.古地名。在今山西临猗一带。3.复姓。[lǐng]量词。原张的纸五百张为一令。

成语评论

施号发令”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实际生活中它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常见。比如在公司开会时,领导突然敲了敲白板说:“接下来各部门按计划推进,技术部三天内出方案,市场部同步准备数据。”——这种明确分配任务的动作,其实就是一种“施号发令”。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和我们常说的“布置工作”有什么区别?其实差别在于,成语更强调“权威感”和“系统性”,就像将军在战场上指挥士兵列阵。

换个场景来看,家庭聚会时妈妈对孩子们说:“小明摆碗筷,小芳去厨房端菜,爸爸把饮料冰上。”这种场景下,指令虽然琐碎但同样需要统筹安排。这里藏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同样的行为在不同场合给人感觉不同?答案可能在于角色认知。当我们在特定身份下(如家长、管理者)自然获得指挥权时,“施号发令”就变成了高效管理的工具,而非单纯的命令。

有个历史故事能更好说明这个成语的深层含义。明朝戚继光抗倭时,曾在暴雨中让士兵们保持战斗队形,自己站在高处挥动令旗。士兵们浑身湿透却无人擅动,因为大家都清楚:明确的指令系统是战场存亡的关键。这时候我们可能会疑惑: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令行禁止”的模式吗?我的观察是,在紧急救援、重大项目管理等需要强执行力的场景中,清晰的指令体系反而能提高团队安全感。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当代职场正发生微妙变化。某互联网公司的95后主管告诉我,他们开会时更习惯说“我建议咱们这样分工”,而不是直接发号施令。这引发思考:权威式指挥是否正在被协作式沟通取代?个人认为,真正的“施号发令”精髓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能否让团队理解目标价值。就像乐队指挥挥动指挥棒时,乐手看到的不仅是动作,更是整首乐曲的情感脉络。

最后要提醒的是,使用这个成语要注意语境。在朋友聚会时说“我来施号发令安排今晚活动”,可能显得过于端着;但在组织大型活动时说“需要有人施号发令协调各方”,反而能突出组织者的重要性。语言就像工具箱里的工具,关键看使用者是否懂得在合适的场景取出合适的工具。

施号发令的造句

  1. 造句 孙忠尔施号发令到,同时捕快衙役一干人等拥簇着县太爷进了客栈。
  2. 造句 郑放牧明知道杨剑只是三郎山项目挂点领导,以往施号发令都是通过范尔三转达,直接下达指令并不可能十分管用,但他还是试探性说着。
  3. 造句 没听明白?好,我再说一遍,实高还轮不到你来施号发令,要是看我不顺眼,有种的话自己上来跟我打!
  4. 造句 女子纤眉一挑,稍稍扬起下颌,不满意的神态,并且因这个神态而带了气势上的威压,这是惯于施号发令的上位者,在遭到不礼貌拒绝后的本能反应。
  5. 造句 远左手处,管弦乐师们在那里聚集,整齐地捧着各种古乐器,静静等待着面具仪式的主役施号发令。
  6. 造句 而天鹰实际上为门主杨天虎的随从,负责门主的安全以及帮忙施号发令等等。
  7. 造句 库拉大小姐,我想你搞错了地方,这里可不是你家,是我和狗子猪窝,你还没有权利施号发令。
  8. 造句 谁都明白贾提曼泽这么做是要夺得契卡山匪队伍的部分兵权,兵权可以说是山匪们的全部,这倒也是,山匪除了兵也就没别的了,谁能施号发令谁就是山匪老大。

"施号发令"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