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áng
  • qiú
  • jùn
  • y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áng qiú jùn yàn

成语解释:旁:广;俊彦:才智过人的人。向各方面征求贤才。

成语出处:《尚书·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向多方面征求贤才

繁体字形:旁裘儁彦

英文翻译:Pun qiujunyan

旁求俊彦的意思

旁:[páng]1.左右两侧:旁边。旁侧。旁门。旁出。旁听。旁若无人。2.其他,另外:旁人。旁的话。触类旁通。责无旁贷。旁证。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旁落。3.广,广泛:旁征博引。4.邪、偏:旁门左道。5.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旁。竖心旁儿。[bàng]古同“”,靠。

求:1.请求:求救。求教。求您帮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求改进。精益求精。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寻求:求学问。实事求是。刻舟求剑。不求名利。4.需求;需要:供求关系。供过于求。5.姓。

俊:1.相貌清秀好看:俊秀。俊俏。这个孩子长得好俊呀!2.才智出众的:俊杰。英俊。俊士。3.姓。“隽”

彦:古指有才学的人:硕彦。

成语评论

旁求俊彦”这个成语听着文绉绉的,到底怎么用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某科技公司想开发新产品,老板让HR部门“旁求俊彦”,不仅盯着传统招聘网站,还跑到高校实验室、行业论坛甚至开源社区主动接触技术大牛。这种广泛撒网找人才的方式,正体现了成语中“多方寻求优秀人才”的核心含义。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招聘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旁求”二字。就像考古队发掘文物时,不会只挖一个土坑,而是系统勘探整片区域。去年某地政府筹建数字经济产业园时,就派了六个工作组“旁求俊彦”,既联系海外归国专家,又邀请本土创业新秀,还从国企挖来管理人才,这种立体化的人才策略效果立竿见影。

工作中我见过两种团队:一种坐等简历上门,结果总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另一种像蜜蜂采蜜般主动出击。有个做跨境电商的朋友,为了组建直播团队,三个月跑遍杭州、广州、成都的MCN机构,甚至自费参加行业酒会结识主播。这种“旁求俊彦”的劲头,让他的直播间三个月就冲进了品类前十。

教育领域也在实践这个理念。某重点中学推行“校外导师制”,老师们主动联系科研院所、文化名流,定期请他们给学生开讲座。有位历史老师跟我分享:“以前总说‘名师出高徒’,现在倒过来‘寻高徒遇名师’——我们在寻找优秀学生的过程中,反而链接到了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值得思考的是,在算法推荐大行其道的今天,“旁求俊彦”是否需要新解法?我观察到有个创业公司用大数据抓取GitHub代码贡献量、知乎专业回答点赞数,再结合线下技术沙龙的表现来锁定潜力股。这种数据驱动的人才发掘模式,既保留了传统成语的精神内核,又装上了数字时代的引擎。

说到底,这个流传千年的成语提醒我们:机会往往藏在主动探寻中。就像好摄影师不会只站在固定机位,好猎头不会只翻通讯录找人。当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保持开放心态,像淘金者般持续筛选、像星探般敏锐观察,人才与人脉的金矿自然会显现。

"旁求俊彦"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