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ì gàn wàng cān
成语解释:形容工作勤劳,忘了时间,忘了吃饭。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儒林传上 尹敏》:“与班彪亲善,每相遇,辄日旰忘食,夜分不寝。”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日旰忘飱
英文翻译:Forget to eat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旰:[gàn]晚,天色晚:旰食宵衣(天晚才吃饭,天未亮就穿衣起床,多用以称谀帝王勤劳政事)。[hàn]〔旰旰〕盛大的样子,如“皓皓旰旰,丹彩煌煌”。
忘:忘记:喝水不忘掘井人。这件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餐:1.吃(饭):聚餐。野餐。2.饭食:午餐。西餐。3.一顿饭叫一餐:一日三餐。
“日旰忘餐”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雅,但实际用起来特别接地气。比如公司里有个程序员同事,为了赶项目进度,从早上九点对着电脑敲代码到晚上八点,连午饭都没顾上吃——这就是典型的“日旰忘餐”。不过咱们得想想:这种拼命三郎式的工作方式,真的值得提倡吗?
先来看个生活场景。邻居张姐准备职称考试那会儿,每天下班后雷打不动复习三小时,有次她丈夫晚上十点回家,发现电饭锅里的晚饭还原封不动摆着。这种“日旰忘餐”的状态确实帮她考过了试,但也让家里人担心她的健康。这说明什么?专注做事固然可贵,但保持生活平衡同样重要。
现在要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拼命工作上吗?完全不是!你看老城区修表店的王师傅,有次为了修复顾客送来的古董怀表,从清晨研究到日暮,连老伴送来的阳春面都晾成了面糊。这种对手艺的执着追求,不正是“日旰忘餐”的另一种诠释吗?工匠精神里藏着多少这样的故事啊。
不过要注意,用这个成语得看场合。要是用来形容小孩写作业忘了吃饭,可能稍显夸张;但用在科研人员攻关关键技术上,就特别贴切。我见过实验室的博士生为调试设备参数,在操作台前连续待了十六个小时,这种专注力既让人佩服又让人心疼。
个人觉得,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日旰忘餐”更像把双刃剑。它既体现了人们对目标的专注投入,也暗藏着透支健康的隐患。就像我写这篇文章时,虽然也会因为查资料忘了饭点,但一定会给自己定个番茄钟提醒休息——毕竟,持久的专注力需要健康的身心来支撑。
下次遇到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情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背后的智慧:既要学古人“日旰忘餐”的专注劲头,也要记得适时按下暂停键。毕竟,人生这场马拉松,懂得调节节奏的人才能跑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