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ì luò qiān zhàng
成语解释:形容景况急剧下降。
成语出处:郭沫若《塔·喀尔萝姑娘》:“人事变迁,真是谁也不能前料。回想起来仅仅是两年间的岁月,而我这两年间的生涯真正是日落千丈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等
繁体字形:日落千丈
英文翻译:suffer a disastrous decline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落:[là]1.遗漏:这里落了两个字,应该添上。2.把东西放在一个地方,忘记拿走:我忙着出来,把书落在家里了。3.因为跟不上而被丢在后面:大家都努力干,谁也不愿意落在后面。[lào]1.名词,曲艺名。北方对“莲花落”的俗称。又泛指各种曲艺杂耍。2.捞,赚:把东西开个花账儿,落他二三两银子。3.脱落,退去:落色。4.错失:落枕。5.倒,倒下:落炕。[luō]形容态度大方,见〖大大落落〗。[luò]1.物体因失去支持而下来:落泪。花瓣落了。2.下降:落潮。太阳落山了。飞机从天空中落下来。3.使下降:落幕。把帘子落下来。4.衰败;飘零:衰落。破落。没落。零落。沦落。5.遗留在后面:落选。落后。落伍。名落孙山。6.停留;留下:落脚。落户。不落痕迹。7.停留的地方:下落。着落。8.聚居的地方:村落。聚落。9.归属:政权落在人民手里了。这副重担落到我们肩上。10.姓。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丈:1.长度单位,10尺等于1丈,10丈等于1引。1市丈合3又1/3米。2.丈量(土地):清丈。春耕前要把地丈完。3.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丈。4.丈夫(用于某些亲戚的尊称):姑丈(姑夫)。姐丈(姐夫)。
“日落千丈”这个成语,乍一听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和“一落千丈”意思相近,常用来形容事物突然大幅跌落或衰败。不过,它的画面感更强——就像太阳瞬间坠入深渊,速度之快、幅度之大,让人措手不及。
举个例子:某网红餐厅刚开业时门庭若市,结果被曝光使用过期食材后,口碑立刻日落千丈,不到一个月就关门歇业。这里我们看到,原本的火爆与后来的惨淡形成鲜明对比,成语的戏剧性效果就体现出来了。
为什么用“千丈”而不是其他量词?其实这是典型的文学夸张手法。古人用“千丈”这种超出日常经验的尺度,强化了下跌的剧烈程度。就像我们说“吓得魂飞魄散”,谁真的见过魂魄飞散?但听者瞬间就能理解那种极致的状态。
在职场中,这个成语也适用。比如某项目经理连续三次决策失误,团队对他的信任度可能就会日落千丈。这里既有客观结果的下滑,也暗含主观评价的崩塌,双重含义让表达更立体。
个人认为,这类成语特别适合描述数字化时代的现象。就像某APP因为隐私问题被曝光,用户量可能在一夜间日落千丈。这种快速崩塌的特性,和互联网传播速度完美契合,比单纯说“暴跌”更有画面冲击力。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适配度。比如描述股市震荡说“指数日落千丈”就很贴切,但用来形容考试成绩下滑就显得用力过猛。毕竟成语就像调味料,放对了能提鲜,放错了会抢味。
最后想说的是,任何“日落千丈”的故事里,其实都藏着触底反弹的可能性。就像过山车俯冲之后必然会有爬升,关键在于能否在低谷期积蓄力量。这或许正是汉语成语的智慧——既警示危机,又暗含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