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ì jiǎo lóng tíng
成语解释:旧时相术家谓天庭隆起为龙庭。“日角龙庭”为帝王的贵相。
成语出处:《旧唐书·唐俭传》:“[高祖]密访时事,俭曰:‘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非在今朝。’”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算命
繁体字形:日角龍庭
英文翻译:Rijiaolongting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角:[jiǎo]1.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犀角。2.形状像角的;物体边缘相接的部分:菱角。桌子角。3.数学上指由一点发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4.中国辅币名。一元的十分之一。5.古时军中吹的乐器:号角。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jué]1.竞赛:角斗。2.角色:名角儿。主角儿。3.古代盛酒的器物。4.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3”。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庭:1.院子;院落:前庭。2.厅堂:大庭广众。3.司法机关审判案件的地方:法庭。开庭。
“日角龙庭”这个成语听起来挺玄乎的,其实它原本是古代相面术的术语。比如《三国演义》里说刘备“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日角龙庭之相”,这就是在形容他有帝王之相。古人用“日角”指额头中央隆起的骨骼,“龙庭”则代表帝王面相,合起来就像在说“这人长得像当皇帝的材料”。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现在还能用吗?”比如描述一位企业创始人时可以说:“他虽无传统意义上的日角龙庭,但眉宇间的坚毅神态总让人觉得他能成大事。”这里跳脱了封建社会的相貌崇拜,反而用成语的意象传递“领袖气质”的抽象感受,就像用旧瓶装了新酒。
不过有个问题值得思考:以貌取人真的靠谱吗?明代工匠蒯祥建造紫禁城时,肯定没长着“日角龙庭”,但这不妨碍他成为建筑大师。这提醒我们:成语作为文化符号固然有趣,但若把外貌与能力强行挂钩,就像用竹篮打水——看得见形式,留不住真章。
个人觉得这类成语就像历史长河里的鹅卵石,虽然不再适合直接铺在现代社会的路面上,但捡起来把玩时,仍能感受到岁月打磨后的温润光泽。就像现在夸人有领导力,与其说他“日角龙庭”,不如说“他往会议室里一站,空气都会自动列队”,这样既保留意象又接了地气。
当我们在博物馆看到古代帝王画像时,不妨留意那些刻意描绘的“日角龙庭”——高耸的额头、宽阔的眉骨,这些特征就像古代PS技术,用视觉符号强化统治合法性。这背后暗含的“颜值即权力”思维,倒是和现在某些网红经济现象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微妙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