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ì duàn yuè liàn
成语解释:谓长期下苦功磨练,以求达到精熟的地步。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三》:“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间,诗尤然。世乃有日锻月炼之说,此所以用功者虽多,而名家者终少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等
繁体字形:日鍛月煉
英文翻译:Daily exercise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锻:把金属放在火里烧,然后用铁锤打:锻件。锻工。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赏月。2.计时的单位,公历1年分为12个月。3.每月的:月刊。月产量。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琴。月饼。5.姓。
炼:1.用加热等办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炼铁。炼钢。炼乳。猪油炼过了。2.烧:真金不怕火炼。3.用心琢磨,使词句简洁优美:炼字。炼句。4.姓。
“日锻月炼”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小李学钢琴时每天坚持练习两小时,哪怕手指酸痛也从不间断。朋友问他为什么这么拼,他笑着说:“弹琴这事就得日锻月炼,现在弹错十个音,总比十年后还弹错强。”你看,这就是把长期积累看得比短期痛苦更重要。
有人可能会问:“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真的有用吗?”看看运动员训练就知道了。游泳冠军张琳在纪录片里说过,她曾经连续三年每天游够一万米,连春节都没停过。这种日锻月炼的坚持,让她的肌肉形成了条件反射,比赛时每个动作都能精准到位。其实重复本身不是目的,关键是让量变引发质变。
职场新人小王最近很困惑:“前辈总让我整理报表,这种基础工作也需要日锻月炼?”带他的主管是这么解释的:“你现在觉得简单的数据分类,其实是培养商业敏感度的地基。就像书法家练横竖撇捺,前三个月写的可能还不如小学生,但三年后就能写出自己的风骨。”这话点醒了小王,原来基础工作里藏着专业度的密码。
有人觉得“日锻月炼”只适用于传统技能,其实不然。程序员老周告诉我,他二十年如一日地研究代码规范,现在看年轻人写的程序,就像老师批改作业般一目了然。他说:“编程思维就像炖老汤,每天往里加新料,时间久了自然醇厚。”这种持续精进的态度,在任何行业都适用。
最让我有感触的是邻居王奶奶的故事。她退休后开始学国画,五年间每天雷打不动画三幅。最初连墨色都调不准,现在作品已经在社区展览。她说:“我这叫笨鸟先飞,日锻月炼不是和别人比,是让今天的自己胜过昨天。”这话道出了坚持的本质——成长本身就是奖励。
现代人总想找捷径,但真正的硬功夫从来急不得。就像煲汤要文火慢炖,造剑要千锤百炼,很多事情的核心逻辑其实就藏在“日锻月炼”四个字里。下次觉得坚持不下去时,不妨想想竹子生长的故事——前四年只长三厘米,第五年却能蹿到十五米。那些看不见的积累,终会在某天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