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o
  • sān
  • zhà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ì gāo sān zhàng

成语解释:犹日上三竿。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南柯记·录摄》:“日高三丈,还不见六房站班,可恶可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太阳升得很高

繁体字形:日高三丈

英文翻译:the sun is well up

日高三丈的意思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丈:1.长度单位,10尺等于1丈,10丈等于1引。1市丈合3又1/3米。2.丈量(土地):清丈。春耕前要把地丈完。3.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丈。4.丈夫(用于某些亲戚的尊称):姑丈(姑夫)。姐丈(姐夫)。

成语评论

日高三丈”这个成语,你听过吗?乍一听可能有点陌生,但把它拆开来看就很有意思。字面意思是太阳升到三丈高,形容天色大亮,常用来比喻时间已经不早。比如:“老王推开窗户,看到日高三丈,才发现自己熬夜写的方案居然用了整整十小时。”这里既说明了时间流逝的速度,也暗示了专注工作的状态。

有人可能要问:为什么用“三丈”这个具体数字?其实这属于汉语中的夸张表达。古人用“三”表示多,“丈”作为长度单位,组合起来既保留画面感,又避免过于写实。就像我们说“飞流直下三千尺”,重点不在精准测量,而在营造视觉冲击。

在职场场景中,这个成语能巧妙传递信息。假设同事问你:“昨天的项目会开得怎么样?”你可以回答:“讨论到日高三丈,总算把实施方案敲定了。”这句话既说明会议持续时间长,又暗示最终取得成果,比直接说“开了八小时”更有韵味。

个人认为这类成语的价值在于“留白艺术”。现代人习惯用数字量化时间,但“日高三丈”却用自然景象作参照,反而让人联想到晨光、温度、甚至鸟鸣声。就像用“月上柳梢头”代替“晚上七点半”,前者能让听众自动补全画面,这种互动正是语言魅力所在。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菜市场里两位主妇闲聊。“今早送完孩子回来,日头都三丈高了,黄瓜早被抢光啦!”这里的潜台词既是抱怨起晚了,也在暗示市场生鲜的抢手程度。比起平铺直叙,成语让日常对话变得鲜活有趣。

下次遇到需要强调“时间与状态”的场合,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就像给语言装上滤镜,既能准确传达信息,又能让听者会心一笑。毕竟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偶尔用点诗意的表达,何尝不是种生活的调味剂呢?

日高三丈的造句

  1. 造句 随后,我又睡着了,直到日高三丈才醒来.
  2. 造句 何似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披被。
  3. 造句 每天日高三丈才走,太阳往西一转就宿店了。
  4. 造句 常时节,日高三丈,腰也不伸,今日我们不在,他倒肯起早,开门扫地。
  5. 造句 天不早了,我们做买贾的人家,睡到日高三丈尚未离床,象个怎么样儿。
  6. 造句 次日,文宗起身,已经日高三丈,朝房各大臣,都已等到个不耐烦了。
  7. 造句 一生风月且随缘,穷也悠然,富也悠然,日高三丈我犹眠。
  8. 造句 送茶军将的叩门声,惊醒了越兄弟日高三丈时的浓睡。

"日高三丈"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