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ù chóu sù yuàn
成语解释:结了很久的怨仇。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舊讎宿怨
英文翻译:old grudge
旧:1.过去的;过时的(跟“新”相对):旧时代。旧经验。旧社会。不要用旧脑筋对待新事物。2.因经过长时间或经过使用而变色或变形的(跟“新”相对):旧书。旧衣服。窗纱旧了。3.曾经有过的;以前的:张家口是旧察哈尔省省会。4.老交情;老朋友:怀旧。念旧。亲戚故旧。5.姓。
仇:[chóu]1.仇敌:疾恶如仇。同仇敌忾。2.仇恨:结仇。血泪仇。他们两家有仇。[qiú]姓。
宿:[sù]1.夜里睡觉;过夜:宿舍。宿营。露宿。夜宿荒野。2.姓。3.旧有的;一向有的:宿疾。宿志。4.年老的;长期从事某事的:耆宿。宿将(jiàng)。[xiǔ]用于计算夜:住了一宿。谈了半宿。三天两宿。整宿没睡。[xiù]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星宿。二十八宿。
怨:1.怨恨:抱怨。结怨。2.责怪:任劳任怨。事情没办好只能怨我自己。
“旧仇宿怨”这个词,乍一听像武侠小说里的桥段——张三和李四十年前比武结怨,如今见面依然剑拔弩张。其实生活中这类矛盾更常见:楼上邻居浇花总淋湿你家被子,反复沟通未果,每次见到对方都下意识绕道走。这种“绕道”动作本身,就是旧仇宿怨在现实中的具象化。
为什么人们会困在过去的关系泥潭里?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情感惯性”——就像坐惯秋千的人停下后会惯性摇晃,人处理矛盾时也容易延续旧模式。比如同事五年前抢过你的项目,现在对方正常提建议,你仍会下意识觉得他在针对你。这种条件反射式的戒备,往往比矛盾本身持续得更久。
菜市场里两位卖菜阿姨的故事很有意思。王阿姨曾误会李阿姨偷藏她的秤砣,三年没说过话。直到暴雨天李阿姨主动帮她收摊,两人发现秤砣其实是被风吹进了水沟。“我们较劲的不是秤砣,是较劲本身啊。”王阿姨后来这句话,点破了多数旧仇宿怨的本质:矛盾的导火索早已熄灭,人们却还在烟雾里继续咳嗽。
难道旧仇就永远解不开吗? 我观察过小区里从吵架到和解的两位老人。关键转折点是其中一位生病住院,另一位默默帮忙喂了半个月的猫。这个行为打破了“敌人”的标签,让人重新看见具体的人。时间确实能冲淡仇恨,但主动释放的善意才是破冰的凿子。
工作中处理旧矛盾时,有个方法值得借鉴:把“他当年如何”的句式,换成“我们现在可以怎样”。就像处理纠缠的毛线团,与其追究是谁先打结,不如共同寻找线头。上周部门两个组合作时,组长特意安排有过节的成员负责新模块,结果他们发现彼此的专业技能恰好互补。
最后想说,旧仇宿怨像老房子的霉斑,看着碍眼却未必影响结构。与其执着于彻底清除,不如开窗通风,让新空气自然稀释旧痕迹。我家阳台那盆曾被邻居浇坏的君子兰,今年春天突然抽了新芽——你看,连植物都懂得翻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