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ng
  • xiū
  • 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íng xiū àn dù

成语解释:比喻用明显的假象迷惑对方,而暗中却采取出人意料的行动打击对方

成语出处:清·赵翼《行围即景·相扑》:“伺隙忽为叠陈冲,捣虚又遏夹寨固。明修暗度诡道攻,声东击西多方误。”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战争、商业等方面

繁体字形:明修暗度

英文翻译:Light and shade

明修暗度的意思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修:1.修饰:装修。修辞。2.修理;整治:修车。修桥补路。一定要把淮河修好。3.写;编写:修函。修史。修县志。4.(学问、品行方面)学习和锻炼:修养。修业。进修。这学期多修了两门课。5.修行(迷信):修炼。修仙。6.兴建;建筑:修建。修水库。新修了一条铁路。7.剪或削,使整齐:修树枝。修指甲。8.指修正主义:反修防修。9.姓。10.长;高:修长。修竹。

暗:1.光线不足;黑暗(跟“明”相对,下同):太阳落山了,天色渐渐暗下来。2.隐藏不露的;秘密的:暗号。明人不做暗事。3.糊涂;不明白:暗昧。兼听则明,偏信则暗。4.(颜色)浓重,不鲜明:暗紫。暗绿。

度:[dù]1.计量长短:度量衡。2.表明物质的有关性质所达到的程度,如硬度、热度、浓度、湿度等。3.计量单位名称。a)弧或角,把圆周分为360等份所成的弧叫1度弧。1度弧所对的圆心角叫1度角。1度等于60分。b)经度或纬度,如北纬38度。c)电量,1度即1千瓦小时。d)眼镜焦度的单位,1度等于0.01米-1。4.程度:极度。知名度。透明度。高度的责任感。5.限度:劳累过度。以能熔化为度。6.章程;行为准则:法度。制度。7.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超过这个界限,就要引起质变。8.对人对事宽容的程度:度量。气度。9.人的气质或姿态:风度。态度。10.姓。[duó]推测;估计:揣度。测度。度德量力。

成语评论

明修暗度”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让人联想到武侠小说里的计谋。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明表面上答应父母每天按时写作业,实际上却偷偷用手机打游戏,这就是典型的“明修暗度”——明面上做一件事,暗地里另有目标。这时候你可能想问:这种策略只能用来说谎吗?其实不然。

比如公司开会时,小张主动提出帮团队整理会议记录(明修),实际是为了接触核心项目资料(暗度),既展示了责任心,又达到了个人职业发展的目的。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人们会选择“隐藏真实意图”?答案或许是现实中的资源竞争——直接表达需求可能引发矛盾,而迂回策略反而能降低阻力。

不过要注意的是,“明修暗度”和欺骗的界限在哪里?举个例子:小红在网购时把高价商品混在生活用品订单里报销,这就越过了道德底线。但如果是设计师用看似无关的素材做方案,最终惊艳客户,反而会成为智慧的表现。关键区别在于是否损害他人利益,以及最终结果的价值。

我观察到,现代职场中这种策略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比如新人入职时主动承担杂活(明修),实则为观察公司运作模式(暗度),这种“曲线成长”的方式往往比横冲直撞更有效。但必须提醒的是,长期依赖这种策略可能影响信任建设,就像魔术师总用障眼法,观众终会失去新鲜感。

换个角度看,历史典故里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其实充满战略智慧。就像现在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表面培养特长(明修),实际是为升学加分(暗度),这种目标的多层次性恰恰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当环境存在限制时,这种智慧或许能打开新局面,但始终要记住:真诚才是最长远的策略。

如何在生活中合理运用这种思维?不妨试试这个方法:把短期可见的行动作为铺垫,同时布局长期目标。比如健身时先培养早起习惯(明修),再逐步增加训练强度(暗度)。这种分阶段推进的方式,既能降低执行压力,又能确保方向正确,或许比直来直往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