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ng
  • shēng
  • àn
  • jià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íng shēng àn jiàng

成语解释:指表面上升官,而实际上被削去权力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6回:“就是再添一千个都老爷,也抵不上两个监督、一个织造的好:这叫做‘明升暗降’。”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官场

繁体字形:明升暗降

英文翻译:kick upstairs

明升暗降的意思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升:1.由低往高移动(跟“降”相对):升旗。上升。旭日东升。2.(等级)提高(跟“降”相对):升级。3.容量单位,符号L(l)。1升等于1000毫升。4.容量单位,10合(gě)等于1升,10升等于1斗。1市升合1升。5.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斗的十分之一。6.姓。

暗:1.光线不足;黑暗(跟“明”相对,下同):太阳落山了,天色渐渐暗下来。2.隐藏不露的;秘密的:暗号。明人不做暗事。3.糊涂;不明白:暗昧。兼听则明,偏信则暗。4.(颜色)浓重,不鲜明:暗紫。暗绿。

降:[jiàng]1.落下(跟“升”相对):降落。降雨。温度降下来了。2.使落下;降低(跟“升”相对):降价。降级。3.姓。[xiáng]1.投降:诱降。降顺。降将。宁死不降。2.降伏;使驯服:降龙伏虎。一物降一物。

成语评论

明升暗降”这个词听起来有点矛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公司给老王升了职,头衔变成了“高级顾问”,可实际上却收走了他带团队的权利,每天只能写报告。老王心里明白:这哪是提拔,分明是架空啊!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用直接降职,非要绕这么大弯子?”其实这和人际关系中的「面子工程」有关。就像邻居张姐夸孩子“动手能力强”,实则是抱怨孩子总拆家电——既表达了不满,又留足了台阶。这种含蓄的处理方式,本质上是在维护表面和谐的同时调整实际利益。

职场中这种情况尤其常见。前年我们部门调来位新主管,原以为他会大刀阔斧改革,结果发现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参加各种会议。有次聚餐时他自嘲:“我现在就是个会海里的救生圈,看着挺显眼,其实连划水的机会都没有。”这种带着幽默的无奈,正是“明升暗降”的现实写照。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遭遇了这种情况呢?有个简单标准:看实际影响力是否与职位匹配。就像古装剧里常见的「加封太子太保」,听着是皇帝恩宠,实则是让重臣远离权力中心。现代职场中突然增加的“特别助理”“战略规划”等头衔,往往也藏着相似的玄机。

我个人观察发现,这种现象在转型期的企业尤为多发。当新技术冲击传统业务时,经常能看到技术骨干被调到“创新研究院”这类部门,表面说是重点培养,实则是为新人腾位置。不过换个角度看,这未尝不是个沉淀学习的好机会——关键看当事人如何转化危机。

与其抱怨遭遇暗箱操作,不如学学《红楼梦》里的探春。贾府让她协理大观园时,看似给了管家的虚名,她却真把园子经营得井井有条。生活中很多转折点,往往就藏在那些看似别扭的安排里。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先深呼吸,然后笑着问自己:这次「升迁」里藏着什么新机遇?

明升暗降的造句

  1. 造句 就这样明升暗降,董事长笑里藏刀地把王经理给逼走了。
  2. 造句 明升暗降,正是老董所使的鸟尽弓藏手段,我看你还是退休回家,韬光养晦算了。
  3. 造句 布朗表面是升任新公司的董事长,其实是明升暗降。
  4. 造句 无论是否明升暗降,显然刘易斯对此举再高兴不过了。他坐在带有玻璃墙的办公室中,他的办公室俯瞰着电讯报巨大的编辑部。
  5. 造句 无论库萨支持还是反对迈格拉希事件,他在2009年当上了外交部长,这是个明升暗降的职位。在这个位置上他的外交手段,公共行为都会更形式化,削弱了主动性。

"明升暗降"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