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íng yàn dà xiào
成语解释:见“明效大验”。
成语出处:宋·张琰《序》:“后十五年,无一不如公料者,至今明验大效,与始言若符节。”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显著而又巨大的效验
繁体字形:明驗大俲
英文翻译:Great effect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验:1.检查;察看:验血。验票。2.有效果:屡试屡验。3.证据;凭据:何以为验?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效:1.效果;功用:功效。成效。无效。见效。2.姓。3.仿效:效法。上行下效。4.为别人或集团献出(力量或生命):效力。效劳。效命。
提到“明验大效”,许多人可能会疑惑: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某公司推行了新的项目管理工具,原本需要两周完成的任务缩短到五天,员工效率大幅提升。这种情况下,老板感慨道:“这套系统真是明验大效!”这里的关键在于,工具不仅解决了拖延问题,还通过数据验证了实际效果。
有人问:为什么“明验大效”强调结果的可验证性?比如一位健身教练为学员定制饮食计划,三个月后体脂率下降8%,肌肉量明显增加。学员自己照镜子、看数据都能感受到变化,这就是成语中“明验”的意义——效果清晰可见,而非主观猜测。
再来看教育场景。某小学将游戏化学习引入数学课堂,原本及格率仅65%的班级在期中考试中跃升至89%。一位家长说:“这种教学方法明验大效,孩子连周末都在主动解题!”有趣的是,这种成功并非偶然——教师提前在小范围测试中发现,游戏机制能让复杂公式的理解速度提升40%。
或许有人会想:现代社会中,“明验大效”是否更依赖技术手段?以社区垃圾分类为例,某街道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后,正确分类率从37%飙升至82%。但技术只是工具,真正的核心在于建立了“行为记录-积分奖励-结果反馈”的完整验证链条。个人认为,这种将过程可视化的设计,才是让效果持久的关键。
最后一个问题:如何判断某个方案是否真的“明验大效”?不妨参考医院急诊科的改造案例。通过重新规划就诊流程,患者平均等待时间从3小时压缩至50分钟,抢救成功率提高15%。值得注意的是,院方不仅追踪了数字变化,还持续收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体验反馈,确保改进措施既有效果又有人性化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