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ūn lù qiū shuāng
成语解释:比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怀念先人
繁体字形:萅露秌霜
英文翻译:dew in spring and frost in autumn
春:1.春季:春景。温暖如春。2.指一年的时间:一卧东山三十春。3.指男女情欲:怀春。春心。4.比喻生机:妙手回春。5.姓。
露:[lù]1.俗称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2.没有遮蔽或在屋外:露天。露宿。3.用花叶或果子蒸馏成的饮料:荷叶露。果子露。4.中成药剂型之一。将药剂与水,用蒸馏法制得的澄明液体药品。一般供内服:金银花露。5.显现出来:揭露。脸上露出了笑容。[lòu]义同“露(lù)”。用于口语。
秋:1.秋季:深秋。秋风。秋雨。秋高气爽。2.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秋。大秋。3.指一年的时间:千秋万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4.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5.姓。6.见〖秋千〗。
霜:1.接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在地面或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细微颗粒。2.白色如霜的粉末:柿霜。3.比喻白色:霜鬓。
哎哟,你瞅瞅这个成语"春露秋霜",乍一听是不是挺有画面感?咱先来掰扯掰扯它的本意。说白了,这成语原本是说自然规律——春天的露水滋养万物,秋天的寒霜催人添衣,后来慢慢演变成比喻恩泽与威严并存的状态,或者形容岁月变迁的必然性。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成语到底咋用啊?" 举个栗子,老张在单位里对待下属就像春露秋霜——工作失误时板着脸讲原则,下属家里有事又主动批假还帮忙联系医院。这种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可不就是活生生的春露秋霜嘛!
再往深了想,这个成语是不是也在说时间的魔力?你看哈,春天草木沾着露水疯长,到了秋天霜降就得收敛锋芒。这不就像咱们的人生阶段吗?二十啷当岁像春露似的卯足劲折腾,等过了四十这道坎,自然就懂得秋霜般的沉淀了。这种自然规律,你说谁能拗得过?
不过依我看呐,现在年轻人用这个成语可以玩出新花样。比如说追星族调侃爱豆:"我家哥哥营业时是春露,私生饭追车立马变秋霜",这么一比喻,既有反差萌又透着点人生智慧。现在的网络语境里,老词儿照样能焕发新生机。
说到底,春露秋霜最妙的还是那种动态平衡的智慧。就像咱吃火锅,红汤白汤轮流涮才够味。工作中太温柔容易没威信,太严厉又会失了人心,这个度啊,还真得跟二十四节气学着点。下次遇到两难处境时,不妨念叨句"春露秋霜",保准能琢磨出点新门道。
突然想到,这成语放在现代都市生活里也挺应景。你看那些凌晨五点就亮灯的早餐铺子,热腾腾的豆浆像春露般温暖早起的人;而深夜写字楼里还没下班的打工人,电脑屏幕的冷光可不就像秋霜?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冷暖交织的协奏曲,品着品着就咂摸出滋味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