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ù sì cháo sān
成语解释:①《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原指说法、做法有所变换而实质不变。②比喻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反复无常的人
繁体字形:暮四朝三
英文翻译:Twilight
暮:1.傍晚:暮色。朝三暮四。2.(时间)将尽;晚:暮春。暮年。天寒岁暮。3.姓。
四: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朝:[cháo]1.朝廷(跟“野”相对):上朝。在朝党(执政党)。2.朝代:唐朝。改朝换代。3.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时期:康熙朝。4.朝见;朝拜:朝觐。朝顶。5.面对着;向:脸朝里。坐东朝西。6.表示动作的方向:朝南开门。朝学校走去。7.姓。[zhāo]1.早晨:朝阳。一朝一夕。朝令夕改。2.日;天:今朝。一朝有事也好有个照应。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暮四朝三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绕,但它的故事其实挺有意思的。春秋时期有个养猴人,早上给猴子三颗栗子、晚上给四颗,猴子们气得跳脚;后来他改成早上四颗、晚上三颗,猴子们反而开心了。你看,明明总数没变,换个说法就能让人(或猴子)的情绪大起大落。这不禁让人想问:为什么换个包装就能影响判断呢?
为什么我们容易被表象迷惑?比如网购时看到"买一送三"就冲动下单,其实赠品可能只是廉价小样;直播间里主播喊着"最后三个库存",第二天却还在卖同样的东西。这些不都是现代版的暮四朝三吗?我们的大脑总会被即时呈现的信息牵着走,却忘了算算总数有没有变化。
记得去年帮朋友装修房子,装修公司报了个"全包套餐10万元",细问才发现地板、瓷砖都要额外加钱。这让我想到:生活里很多看似优惠的选择,都需要我们像聪明的猴子那样,把早晚的栗子数清楚再决定。关键不在于别人怎么给,而在于自己会不会算总账。
怎么避免掉进"数字游戏"的陷阱?遇到促销时先列清单对比总价,开会时把长期收益和短期成本分开计算,甚至谈恋爱时也要想想对方的承诺是"早三颗晚四颗"还是真心实意。有个朋友最近在选工作,A公司月薪高但年终奖少,B公司月薪低但有股权,这不正是职场版的暮四朝三吗?
现在看这个成语,倒觉得它像面照妖镜。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营销话术、数据游戏层出不穷,但只要我们养成"算总数"的习惯,就能像故事里最终识破把戏的聪明人。下次再遇到让人心动的方案,不妨先深呼吸,把早晚的栗子都摆出来数清楚——毕竟,真正的价值永远不会藏在时间的把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