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àn
  • cháo
  • chō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ù cuàn cháo chōng

成语解释:早晨舂米晚上烧火煮饭,形容生活清苦。

成语出处:金·元好问《后平湖曲》:“楼上墙头无一物,暮爨朝舂一生足。”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暮爨朝舂

英文翻译:In the evening and in the morning

暮爨朝舂的意思

暮:1.傍晚:暮色。朝三暮四。2.(时间)将尽;晚:暮春。暮年。天寒岁暮。3.姓。

爨:1.烧火煮饭:分爨。分居异爨(旧时指弟兄分家过日子)。2.灶:执爨。3.姓。

朝:[cháo]1.朝廷(跟“野”相对):上朝。在朝党(执政党)。2.朝代:唐朝。改朝换代。3.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时期:康熙朝。4.朝见;朝拜:朝觐。朝顶。5.面对着;向:脸朝里。坐东朝西。6.表示动作的方向:朝南开门。朝学校走去。7.姓。[zhāo]1.早晨:朝阳。一朝一夕。朝令夕改。2.日;天:今朝。一朝有事也好有个照应。

舂: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舂米。舂药。

成语评论

暮爨朝舂”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复杂,但拆开看其实很有意思。它字面意思是“傍晚烧火做饭,清晨捣米备粮”,用来形容人从早到晚忙碌不停的状态。比如一位农民的故事:老张天没亮就起床舂米,太阳落山后还得生火做饭,村里人笑称他“暮爨朝舂二十年,硬是把荒地种成了花果山”。

为什么这个成语适合描述老张的生活?因为它抓住了两个关键时间节点的重复劳作——傍晚和清晨的固定流程,就像现代人每天通勤打卡、开会加班一样,本质上都是为生活奔波的循环。只不过古人用石臼舂米,我们用键盘敲字,工具变了,但那份“停不下来”的劲儿始终没变。

再看职场场景:新媒体编辑小王白天写稿改图,晚上盯着数据复盘,同事调侃她“你这暮爨朝舂的,平台算法都要被你感动了”。这里用成语替代“996”的说法,反而让高强度工作状态有了文化韵味,还带点苦中作乐的幽默感。

这样的忙碌有意义吗?我倒觉得关键看个人选择。就像老张种出花果山,小王做出爆款内容,持续投入自有回报。但得警惕陷入“为忙而忙”的陷阱——古人至少还能看到粮食满仓,现代人有时连KPI背后的价值都说不清。所以啊,暮爨朝舂可以,但要记得抬头看看炊烟外的星空。

有个细节很有意思:成语里的“爨”字特别难写,二十多笔画,像极了生活本身的复杂度。但换个角度看,这个字由“双手举木”和“灶台”组成,反而传递出“动手经营生活”的踏实感。或许古人造词时就想告诉我们:再琐碎的日子,亲手打理才有温度。

"暮爨朝舂"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