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áo
  • zhō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ù gǔ cháo zhōng

成语解释:见“暮鼓晨钟”。

成语出处:宋·苏轼《书双竹湛师房》:“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繁体字形:暮皷朝鐘

英文翻译:daily call to religious life

暮鼓朝钟的意思

暮:1.傍晚:暮色。朝三暮四。2.(时间)将尽;晚:暮春。暮年。天寒岁暮。3.姓。

鼓: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8.姓。

朝:[cháo]1.朝廷(跟“野”相对):上朝。在朝党(执政党)。2.朝代:唐朝。改朝换代。3.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时期:康熙朝。4.朝见;朝拜:朝觐。朝顶。5.面对着;向:脸朝里。坐东朝西。6.表示动作的方向:朝南开门。朝学校走去。7.姓。[zhāo]1.早晨:朝阳。一朝一夕。朝令夕改。2.日;天:今朝。一朝有事也好有个照应。

钟:1.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2.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挂钟。座钟。闹钟。3.指钟点、时间:六点钟。由这儿到那儿只要十分钟。4.(情感等)集中:钟爱。钟情。5.姓。6.同“”。

成语评论

暮鼓朝钟”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其实它的正确写法应该是“暮鼓晨钟”,不过别急,咱们先把这个成语拆开看看。暮鼓是傍晚敲的鼓,晨钟是清晨敲的钟,合起来指的是寺庙里规律作息的信号。那它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通过日常的重复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秩序。

比如有个朋友总抱怨工作太忙,我说:“你试试给自己定个‘暮鼓晨钟’——早上六点起床跑步,晚上十点关手机看书。”没想到他坚持了三个月,居然说生活有了“刻度感”。你看,这成语背后其实藏着一种“用规律对抗混乱”的生活智慧。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老古董般的作息方式吗?我曾在创业公司见过相反的例子:程序员小王把“敲代码”当作晨钟,把“健身”当作暮鼓,结果效率反而比熬夜加班时更高。这或许说明,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给自己设定清晰的节奏界限。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还藏着古人的时间管理哲学。寺庙里晨钟暮鼓间隔约12小时,正好把白天切成两半。现在很多人用番茄工作法,25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本质上不也是现代版的“微型晨钟暮鼓”?可见时间划分的逻辑古今相通。

说到个人体会,我曾试过完全抛弃时间表,结果发现自由散漫反而让人焦虑。后来在书房挂了个机械钟,滴答声竟成了我的“私人晨钟暮鼓”。每次走神时听到钟摆声,就像有双无形的手把我拉回当下,这大概就是具象化提醒的力量。

下次当你觉得生活像脱轨的火车时,不妨找找属于自己的“晨钟”与“暮鼓”。可能是晨间的一杯咖啡,也可能是傍晚的遛狗时间。重要的是让这些锚点帮你校准生活的航向——毕竟再精彩的航行,也需要灯塔指引方向。

"暮鼓朝钟"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