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ū
  • jiàn
  • zh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ù shū jiàn zhú

成语解释:谓睹物思人。

成语出处:清·浦起龙《序》:“网搜佣钞,敦复力最勤,未卒事病亡,每一展卷,不胜曝书见竹之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曝書見竹

英文翻译:Expose books and see bamboo

曝书见竹的意思

曝:[pù]晒:一曝十寒。[bào]1.使照相底片或感光纸感光。2.比喻隐秘的事(多指不光彩的)显露出来,被众人知道:事情在报上曝后,引起了轰动。‖也作暴光。

书:1.写字;记录;书写:书法。大书特书。振笔直书。2.字体:楷书。隶书。3.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书。一部书。一套书。丛书。新书。古书。书店。4.书信:家书。书札。5.文件:证书。保证书。说明书。挑战书。白皮书。6.姓。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出现,显露。2.古同“”,现存。

竹:竹子,多年生常绿植物。茎圆柱形,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做造纸原料。嫩芽即竹笋,可食。

成语评论

曝书见竹”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藏着个有趣的生活智慧。假设小明整理旧书时,意外发现夹在书页里的竹制书签,这时候就能用“整理旧书曝出竹”的场景来造句了。但问题来了:这个成语到底想表达什么?

其实它的核心意思是“通过日常小事发现隐藏的价值”。比如有人整理老照片时翻出童年日记,读着读着突然理解父母当年的苦心——这就是“曝书见竹”的现代版。物品只是载体,重要的是背后承载的情感和记忆。

我曾在搬家时翻出学生时代的课堂笔记,发黄的纸页上画满涂鸦。当时觉得幼稚可笑,现在再看却像打开时间胶囊:原来十五岁的自己早就在本子上写过“想成为设计师”。生活中的惊喜,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普通的“曝书”时刻。

怎样培养这种发现能力呢?不妨试试“暂停观察法”。收到快递别急着撕包装,先看看纸箱上的印花;洗碗时注意水流在碗沿折射的光斑。这些细微处都可能成为“竹影”,关键在于保持好奇的眼睛和开放的心态。

有个朋友在二手书店打工,有次在破损的百科全书里找到上世纪的地铁票根。他扫描做成装饰画,现在这件作品正在社区美术馆展出。你看,曝书见竹不仅是发现,更是创造新价值的起点。

下次整理旧物时,不妨放慢动作。那些你以为的“废品堆”里,或许正躺着改变视角的竹简。生活的剧本总在平凡处埋着彩蛋,需要的只是掀开书页的耐心,和相信惊喜会出现的笃定。

"曝书见竹"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