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ué
  • ā
  • s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ǔ xué ā shì

成语解释:歪曲自己的学术,以投世俗之好。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务正说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做学问

繁体字形:麯壆阿丗

英文翻译:to the crowd 's appetite

曲学阿世的意思

曲:[qǔ]1.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2.(曲儿)歌曲:曲调。戏曲。小曲儿。高歌一曲。3.歌谱:《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作的曲。[qū]1.弯曲(跟“直”相对):曲线。曲尺。弯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径通幽。2.使弯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弯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无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多为麦子、麸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制酱。

学:1.学习:学技术。勤工俭学。我跟着他学了许多知识。2.模仿:他学杜鹃叫,学得很像。3.学问:治学。才疏学浅。博学多能。4.指学科:数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5.学校:小学。大学。上学。6.姓。

阿:[ā]1.用在排行、小名或姓的前面,有亲昵的意味:阿大。阿宝。阿唐。2.用在某些亲属名称的前面:阿婆。阿爹。阿哥。[ē]1.迎合;偏袒:阿附。阿谀。刚直不阿。阿其所好。2.大的丘陵:崇阿。3.弯曲的地方:山阿。4.指山东东阿:阿胶。5.姓。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成语评论

曲学阿世”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绕,但拆开来看其实挺有意思。“曲学”指的是歪曲学问,“阿世”则是迎合世俗,合起来就是说有人为了讨好大众或权势,不惜扭曲自己的知识或观点。比如一位教授明明知道某种理论存在漏洞,却为了拿到科研经费,硬是在论文里把它吹成“颠覆性突破”——这就是典型的曲学阿世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人愿意放弃专业操守去迎合别人?其实答案藏在现实压力里。比如自媒体创作者发现严肃科普视频播放量低,而夸张标题和伪科学内容反而能爆红,这时候“流量焦虑”就可能让人悄悄修改数据或夸大结论。但问题来了:这样做真的能长久吗?短期或许能赚到眼球,但一旦被揭穿,信誉崩塌的速度可比涨粉快多了。

有个朋友曾跟我分享过她的职场经历。公司要求她在产品报告中隐藏不利数据,她纠结许久后选择了拒绝。她说:“如果我今天为五斗米折腰,明天可能要为十斗米下跪。”这句话让我想到,曲学阿世就像滚雪球,第一次妥协时总觉得是“特殊情况”,但滑坡效应往往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当然,现实不是非黑即白。有人会疑惑:在必须妥协的环境里,如何守住底线?我的观察是,关键在于区分“必要调整”和“原则让步”。比如设计师根据用户反馈优化界面是灵活应变,但抄袭他人作品还声称原创就是突破底线。就像竹子会随风弯曲但根系始终抓地,真正的专业精神既需要韧性,也要有锚点。

最近看到某科技公司高管的采访很有意思。当被问及“是否会为投资方修改技术路线”时,他回答:“我们可以调整方向盘,但不会拆掉发动机。”这个比喻精准捕捉了创新与迎合的边界。曲学阿世最危险之处,不在于改变表达方式,而在于内核的变质——就像把指南针改成随风转的指针,迟早会迷失方向。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独立思考比任何时候都重要。下次当你听到某个专家突然180度转变观点,或是发现网红的内容风格突变,不妨多问一句:这究竟是认知升级,还是曲学阿世?答案或许就藏在时间的长河里——真的学问经得起推敲,而迎合之作往往像沙滩上的字迹,潮水一冲就散了。

曲学阿世的造句

  1. 造句 用政客的阴谋经营学问,必然会曲学阿世;用市侩的伎俩从事艺术,必然会出卖艺术。
  2. 造句 文化人不仅不为“比较浅”的观点惶恐,甚至还故意“曲学阿世,虚谈眩人”——这一中国文化传统中最令人不耻的文人品行,如今竟衣钵者众。
  3. 造句 容庚教授生平为人不曲学阿世,不随风俯仰,是那一代学人思想和人格的精髓。
  4. 造句 施一向尊重知识分子与社会运动人士,对墙头草或曲学阿世的学者,施从不正眼对待他们,尤其对当权者过分恭维的假道学,向来不遗余力地进行批判。
  5. 造句 若隐居求志,行义达道;穷达一辙,不以曲学阿世;遭乱际变,守节奉义;生死一致,不以患难易操。
  6. 造句 陈平原《学者应拒绝曲学阿世》一文写道:保持学者良知,是治学第一律令,学者见了领导,千万别激动,要不卑不亢,好话歹话都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7. 造句 在他们生前,不求声名显赫,也不会曲学阿世,只是甘为人梯的平民学者。
  8. 造句 “不媚时、不曲学阿世、不降志、不辱身、不追赶时髦,也不回避危险。
  9. 造句 礼部尚书李时柔和善逢,猾狡多智,南京礼部尚书黄绾曲学阿世,虚谈眩人,谕德彭泽夤缘改秩,躐玷清华,皆阴厚于璁而阳附于萼者也。
  10. 造句 进入官场以后,却很快“成熟”起来,以“曲学阿世”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