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ǔ méi fēng jiá
成语解释:曲:弯曲。丰:丰满。弯弯的眉毛,丰润的脸颊。形容相貌美丽富态。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李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外表
繁体字形:麯眉豐頰
英文翻译:Curved brows and plump cheeks
曲:[qǔ]1.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2.(曲儿)歌曲:曲调。戏曲。小曲儿。高歌一曲。3.歌谱:《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作的曲。[qū]1.弯曲(跟“直”相对):曲线。曲尺。弯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径通幽。2.使弯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弯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无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多为麦子、麸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制酱。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丰:1.丰富:丰满。丰盛。丰收。丰衣足食。2.大:丰碑。丰功伟绩。3.姓。4.美好的容貌和姿态:丰采。丰姿。丰韵。
颊: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的部分:两颊。
“曲眉丰颊”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雅,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美翻看古风插画时,指着画中女子说:“这位仕女真是曲眉丰颊,连发髻上的金步摇都显得格外灵动。”这里既描绘了古典美人的容貌特征,也暗示了整体的优雅气质。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还有人用这种文绉绉的词吗?”其实在特定场景下特别传神。比如在茶馆听评书时,说书先生形容侠女“虽布衣荆钗,却曲眉丰颊难掩英气”,听众立刻就能在脑海里勾勒出既柔美又坚毅的形象。这种画面感是“漂亮”“好看”这些常见词难以替代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不仅限于外貌描写。我曾见作家用它形容老宅院里的雕花窗棂——“木纹如曲眉,漆色似丰颊”,把静态的物件写出了动态的生命力。这种打破常规的用法,反而让文字有了水墨画般的韵味。
为什么古人要用眉毛和脸颊作为审美符号?细想便会发现,弯曲的眉毛暗示着神情灵动,丰润的脸颊象征着健康富足。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这样的容貌特征既符合实用需求又满足审美想象,比单纯追求“瓜子脸”“双眼皮”更有文化厚度。
如今在汉服复兴活动中,经常能听到年轻人讨论传统审美标准。有人觉得“曲眉丰颊”过于强调特定样貌,我倒认为它更像是打开古典美学的钥匙——当我们凝视敦煌壁画或唐宋画卷时,这个成语就像时光翻译器,帮助我们理解千年前的审美密码。
下次给朋友推荐古装剧时,不妨试试这样说:“女主角虽然不是网红脸,但那曲眉丰颊的模样,倒真像是从古画里走出来的。”这样的表述既准确又有趣,还能引发关于传统与现代审美的对话。语言就像活化石,用得妙了,老词汇也能焕发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