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èng
  • shàng
  • céng
  • ló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成语解释: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一步。

成语出处:唐 王之涣《登鹳鹤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分句;用于祝福语

繁体字形:更上一層樓

英文翻译:Take it to the next level

更上一层楼的意思

更:[gēng]1.改变;改换:更改。更换。2.经历:少(shào)不更事(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3.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三更半夜。[gèng]1.副词。2.更加;越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3.再:更上一层楼。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层:1.重叠;重复:层峦叠嶂。层出不穷。2.重叠事物的一个部分:外层。云层。3.a)用于重叠、积累的东西:五层大楼。两层玻璃窗。b)用于可以分项分步的东西:去了一层顾虑。还得进一层想。c)用于可以从物体表面揭开或抹去的东西:一层薄膜。擦掉一层灰。4.姓。

楼:1.楼房:大楼。教学楼。高楼大厦。一座楼。2.楼房的一层:一楼(平地的一层)。一口气爬上十楼。3.(楼儿)房屋或其他建筑物上加盖的一层房子:城楼。箭楼。钟楼。4.用于某些店铺的名称:茶楼。酒楼。银楼。5.姓。

成语评论

更上一层楼”这个成语源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原本描绘登高望远的场景,如今常被用来比喻不断追求进步。比如小张接手新项目后主动报名行业培训课,同事问他:“你现在已经能独立负责项目了,为什么还要这么拼?”他笑着回答:“现在行业变化快,只有更上一层楼才能保持竞争力。”这种心态不仅适用于职场,也常见于日常生活。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再接再厉”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前者强调纵向突破而非横向重复。就像爬山运动员在海拔5000米营地修整时,绝不会满足于重复攀爬已征服的高度,而是将目光锁定在更高的峰顶。去年社区组织的编程大赛中,初中生小林在获得区级奖项后,又花三个月时间学习算法优化,最终在省级比赛斩获银牌,这正是“更上一层楼”的生动写照。

现实中存在一个有趣现象:很多人把“更上一层楼”等同于盲目冲刺。其实真正的提升需要策略,就像建造巴别塔,每层都需要稳固的基础。我认识的面包店老板王姐,在分店扩张前专门去日本考察三个月,她说:“想要更上一层楼,先得知道楼上的风景长什么样。”这种既有目标又重准备的思维方式,往往比单纯的努力更重要。

当我们在学习新技能时,如何判断是否到了该“更上一层楼”的时机?有个简单的自测方法:如果某个领域的知识不再让你产生“原来如此”的顿悟感,反而频繁出现“果然如此”的验证感,可能就是突破舒适区的信号。就像游戏玩家打通普通模式后,总会跃跃欲试挑战困难模式,这种源自本能的进取心,正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始动力。

在我看来,持续进步的关键不在于和别人比较,而在于超越昨天的自己。老家茶农李叔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他坚持每年改良5%的炒茶工艺,二十年下来,原本的家庭作坊变成了获得非遗认证的老字号。这种细水长流式的“更上一层楼”,或许比突然的飞跃更有持久力。毕竟,真正的成长就像竹子生长——前四年只长3厘米,第五年却能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冲天而起。

站在现代社会的立交桥上,每个方向都通向未知的可能。那些在各自领域不断突破的人们,与其说在追逐某个具体目标,不如说在践行着“生命不息,攀登不止”的人生哲学。下一次当你感到停滞时,不妨想想这个流传千年的成语,或许推开窗就能看见新的高度。

更上一层楼的造句

  1. 造句 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可有贪心,更不能贪得无厌。
  2. 造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3. 造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怀。
  4. 造句 必须经过祖国这一层楼,然后更上一层楼,达到人类的高度。罗曼·罗兰 
  5. 造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造句 书,都是好的,记住吧,读书只会让自己更上一层楼,让我们一起翱翔在书的海洋中!
  7. 造句 如果你想要更上一层楼,就为别人提供超出预期更多更好的服务。
  8. 造句 形势发展了,我们的工作也应该更上一层楼。
  9. 造句 希望你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争取更好的成绩。
  10. 造句 广大农民指望着今年的收成比往年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