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èng míng gǎi xìng
成语解释:见“变名易姓”。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诈传着阿妈将令,着存孝更名改姓,调唆的父亲生嗔,要了头也是干净。”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改换了原来的姓名
繁体字形:更名改姓
英文翻译:change one 's whole name
更:[gēng]1.改变;改换:更改。更换。2.经历:少(shào)不更事(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3.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三更半夜。[gèng]1.副词。2.更加;越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3.再:更上一层楼。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改:1.改变;更改:改口。改名。改朝换代。几年之间,家乡完全改了样子了。2.修改:改文章。这扇门太大,得往小里改一改。3.改正:改邪归正。有错误一定要改。4.姓。
姓:1.表明家族的字:姓名。贵姓。2.姓是…;以…为姓:你姓什么?。他姓张,不姓王。3.姓。
提到"更名改姓"这个成语,很多人会想到武侠小说里的大侠隐姓埋名。但你知道吗?明代有个真实案例: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后,传说就是靠改名换姓才保住性命。这成语背后藏着怎样的人生抉择?
有人问:"现代人还需要更名改姓吗?"其实这个成语早已突破字面意义。比如某企业为开拓新市场,把原有品牌"雪梨汽水"更名为"元气森林",这就是商业版的"更名改姓"。看似简单改名,实则是战略转型的信号灯。
在个人层面,我遇到过创业者王先生。他把本名"王富贵"改为"王慕哲",因为原名总让人联想到暴发户。这个案例印证了:名字不仅是符号,更是个人品牌的起跑线。就像老话说的"人如其名",有时候改名确实能打开新局面。
有个有趣现象:娱乐圈的艺名文化。张发宗改叫张国荣,刘福荣变身刘德华,这些成功案例说明什么?名字调整可以重塑公众认知。但要注意,改名的效果就像种树——需要时间栽培才能开花结果,绝不是换个标签就能立竿见影。
有人疑惑:"改名是不是逃避过去?"其实要看初衷。就像作家鲁迅,用笔名写作反而成就了文学丰碑。当代年轻人取网名展现个性,本质上也是种文化表达。关键不在于改不改名,而在于改名后是否活出更真实的自我。
观察身边现象会发现,现代人更倾向于"分段式命名"。比如微信名、微博名、工作用名各不同,这何尝不是数字时代的"更名改姓"?姓名已从单一标识演变为多维度的社交工具,这个演变过程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生动注脚。
当我们在讨论这个成语时,本质上是在探讨身份认同的流动性。就像候鸟会根据季节换羽,人类在不同人生阶段调整称谓,既是生存智慧,也是成长印记。名字可以改换,但真正定义我们的,始终是那些不曾改变的内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