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ēng
  • chàng
  • di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ēng chàng dié hé

成语解释:指相互以诗词酬答。同“更唱迭和②”。

成语出处:明 宋濂《寄和右丞温迪罕诗卷序》:“吾昔在中州文物府中更唱叠和者,为何如耶?”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更唱曡咊

英文翻译:The climax and

更唱叠和的意思

更:[gēng]1.改变;改换:更改。更换。2.经历:少(shào)不更事(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3.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三更半夜。[gèng]1.副词。2.更加;越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3.再:更上一层楼。

唱:1.口中发出(乐音);依照乐律发出声音:独唱。合唱。演唱。唱京戏。唱一支歌。2.大声叫:唱名。鸡唱三遍。3.歌曲;唱词:地方小唱。《穆柯寨》这出戏里,杨宗保的唱儿不多。4.姓。

叠:1.一层加上一层;重复:重叠。叠石为山。层见叠出。2.折叠(衣被、纸张等):叠衣服。把信叠好装在信封里。3.姓。

和:[hé]1.平和;和缓:温和。柔和。和颜悦色。2.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弟兄不和。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媾和。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和棋。和局。末了一盘和了。5.姓。6.连带:和盘托出。和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和我一样高。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10.指日本:和服。[hè]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和一首。[huò]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和药。藕粉里和点儿糖。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和。二和药。[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成语评论

更唱叠和”这个成语,字面上可能让人联想到音乐或对话中的交替呼应,但它的实际含义更偏向多人协作中的默契配合。举个例子:一家创业公司里,设计师提出产品原型,工程师立刻补充技术细节,市场团队随即制定推广方案——这种各司其职又环环相扣的状态,恰如“更唱叠和”的现代诠释。

问:这个成语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答:它揭示了一种动态平衡的美感,既强调个体的独特性,更看重集体智慧的叠加效应。就像足球比赛中,前锋的临门一脚固然精彩,但若没有中场传球和后卫防守的铺垫配合,胜利便无从谈起。

在江南古镇的茶馆里,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说书人拍响惊堂木,二胡师傅随即拉出凄婉旋律,听众适时发出惊叹声。这种自发形成的互动链条,正是“更唱叠和”在传统文化中的鲜活体现。不同角色的即兴发挥非但没有混乱,反而编织出独特的叙事张力。

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协作模式吗? 答:数字时代的协作看似被流程和工具规范化,实则更需要深层次的默契。观察互联网产品的迭代过程就会发现,产品经理的构思、程序员的编码、用户体验师的反馈,恰似当代版的“更唱叠和”,每个环节都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新价值。

我始终认为,这个成语揭示的不仅是合作技巧,更是生存智慧。就像候鸟迁徙时不断变换领飞者,既节省群体体力又保证方向正确。当我们在工作中感到力不从心时,或许该思考:是否过于执着于“独唱”,而忽视了“叠和”可能带来的增效?

最后看个生活化的例子:家庭聚餐时,有人洗菜、有人掌勺、有人摆盘,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这种日常协作里蕴含的温暖力量,或许才是“更唱叠和”最本真的模样——不需要刻意安排,只需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节奏,自然就能谱写出和谐的生活乐章。

"更唱叠和"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