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ēng shēn rén jìng
成语解释: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成语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1卷:“更深夜静,共伊商量。”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繁体字形:更深人静
英文翻译:deep in the night and all is quiet
更:[gēng]1.改变;改换:更改。更换。2.经历:少(shào)不更事(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3.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三更半夜。[gèng]1.副词。2.更加;越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3.再:更上一层楼。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静:1.安定不动(跟“动”相对):静止。安静。风平浪静。静静的湖水。2.没有声响:寂静。清静。傍晚,公园里很静。3.使平静或安静:静下心来。请大家静一静。4.姓。
夜深了,窗外只剩下零星虫鸣。"更深人静"这个成语描绘的正是此刻情景——夜已深沉,人群散去,万物归于宁静。有人说这不过是普通的时间描述,但若细品,其中藏着现代人稀缺的珍贵资源:纯粹属于自己的时空。
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夜晚吗?答:字面意义指向深夜,但精神内核是"无人打扰的专注时刻"。有位程序员朋友常在清晨五点工作,他说:"这时候整个世界像被按了暂停键,代码逻辑都变得清晰。"可见只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更深人静",昼夜时段并不拘泥。
某出版社编辑告诉我,她的最佳审稿时段是午休时间。当同事们外出用餐,空荡荡的办公室反而成了思维迸发的沃土。这让我想到古时文人"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创作习惯,本质上都是在寻找思维最活跃的静谧期。
问:数字化时代还需要刻意追求安静吗?答:智能设备制造的"信息深水炸弹"更凸显了宁静的价值。最近尝试每周三晚上断网三小时,最初像戒烟般难熬,但第三周突然发现:静默中能听见冰箱的嗡嗡声,能看清月光在墙上的移动轨迹,这种感官复苏带来的愉悦,是刷十小时短视频都得不到的。
咖啡馆里常见带着降噪耳机的年轻人,他们用科技手段在喧嚣中开辟"人工静谧"。有位自媒体创作者分享经验:"戴上耳机播放白噪音,瞬间进入创作模式。"这种主动营造的"更深人静",或许正是当代人的生存智慧。
不必强求传统意义上的万籁俱寂,关键在培养随时切换注意力的能力。就像老茶客能在闹市品出茶香,心智成熟者也该练就在嘈杂中保持专注的本领。毕竟真正的宁静,终归是内心的选择而非环境的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