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ǎng mù shū méi
成语解释:朗:明亮;疏:疏朗。明亮的双目和疏朗的眉毛。形容眉目清秀。
成语出处:《南史·陶弘景传》:“神仪明秀,朗目疏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眉目清秀
繁体字形:朗目疎眉
英文翻译:with delicate features
朗:1.光线充足;明亮:明朗。晴朗。开朗。天朗气清。2.声音清晰响亮:朗诵。朗读。3.姓。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疏:1.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疏导。疏浚。2.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相对):疏林。疏星。3.关系远;不亲近:疏远。亲疏。4.不熟悉;不熟练: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虚:志大才疏。7.分散;使从密变稀:疏散。仗义疏财。8.姓。9.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疏。奏疏。10.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疏》。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朗目疏眉”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文绉绉的?其实它描述的是一个人眼睛明亮有神、眉毛舒展清秀的模样。比如:“新来的同学朗目疏眉,笑起来像春日的阳光,教室里瞬间多了几分生气。”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来夸人长得好看吗?
当然不止!它还能暗指人的气质和内在状态。比如一位职场新人,虽然穿着朴素,但谈吐从容、眼神坚定,同事私下议论:“他朗目疏眉的,一看就是心里有谱的人。”这说明“朗目疏眉”不仅是外貌描写,更传递出一种自信从容的精神面貌。这时候问题来了:古代人用这个词的时候,真的只看脸吗?
其实古人早就发现,人的神态和心境会直接影响外在表现。比如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表面写景,实则暗喻豁达心境。就像我们常说“相由心生”,一个眉头紧锁的人,即便五官精致,也很难用“朗目疏眉”来形容。
我曾在古镇茶馆遇到过位老茶艺师。他满头银发却目光清澈,边斟茶边说:“茶汤透亮,靠的是火候;人透亮,靠的是心境。”这番话让我突然明白,“朗目疏眉”本质上是在说那种不被琐事困扰的清明状态。现代人总爱盯着手机皱眉,或许我们更需要这种舒展自在的生命状态。
下次看到有人眼神明亮、眉宇舒展,不妨观察下他的生活状态。你会发现,那些总能把日子过得有条不紊的人,他们的神情往往自然而然地透着“朗目疏眉”的韵味。这或许就是成语穿越千年,依然鲜活的原因——它捕捉到了人类对美好生命状态的永恒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