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ōng
  • j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ù gōng jīn mǔ

成语解释: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寿,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

成语出处:宋·张元干《瑞鹤仙·寿》词:“对木公金母,子孙三世,妇姑为寿满酌。”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祝寿

繁体字形:木公金母

英文翻译:Magnolia officinalis

木公金母的意思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母:1.母亲:母女。老母。母校。2.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祖母。伯母。姑母。姨母。舅母。3.属性词。(禽兽)雌性的(跟“公”相对):母鸡。母牛。这头驴是母的。4.指一凸一凹配套的两件东西里的凹的一件:这套螺丝的母儿毛了。5.有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工作母机。失败乃成功之母。6.姓。

成语评论

木公金母”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指的是神话中的东王公(木公)和西王母(金母),常用来象征长寿的仙人或夫妻恩爱。比如有人这样造句:“爷爷总说,要是能像木公金母那样活上千年,他就能看完所有想读的书了。”这样的表达既有趣,又传递了对长寿的向往。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木”和“金”来指代两位神仙?这和古代五行学说有关——东方属木,西方属金,东王公掌管男仙,西王母统领女仙。就像现在人们用“金婚银婚”形容婚姻年限,古人也用自然元素赋予神仙特殊寓意。下次看到公园里携手散步的老夫妻,或许可以笑着感慨:“这两位倒有几分木公金母的神韵。”

现代人很少直接使用这个成语,但在特定场景里它依然鲜活。比如某博物馆讲解员介绍汉代画像砖时说道:“这幅画里的木公手持灵芝,金母手托蟠桃,正是古人追求长生不老的生动写照。”这种用法既准确还原了历史语境,又让观众联想到《西游记》里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古今意象自然贯通。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承载的不仅是文字美感,更反映了中国人对生命延续的独特认知。就像我外婆常说的:“哪有什么长生不老,把日子过得有情有义才是真神仙。”或许正是这种务实又浪漫的态度,让看似玄妙的成语始终活在民间话语中。

当我们在古籍或景点看到“木公金母”时,不妨多停留片刻。它像一扇小窗,透过它能看到古人将自然规律、神话想象与生活智慧糅合的精妙手法。正如现代人用星座解读性格,古人用五行构建世界观,本质上都是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与美感的有趣尝试。

"木公金母"的相关成语